作者:
Eijidate (燙1鍋蛋你會想汽水)
2016-05-21 00:25:19※ 引述《ta326 (tina)》之銘言:
: 之前研究所有機會修教程,因為教授反對又害怕少子化沒修。
: 看到身旁的認識有修教程的人,兩位一年就考上,一位30歲考上,一位兩年成功由台北調
: 回台中,覺得考老師好像沒有很困難,很後悔沒修教程。
: 目前在半公家單位有份穩定工作,但是要調回台中困難,對老師一直存有美好幻想,加上
: 對教學有憧憬,對老師這份工作念念不忘,好像考上不難,調回台中不難,請問各位過來
: 人的經驗?
: 現在在去修教程,當生物老師是否風險太大?
感覺你好像是希望版友們勸退你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不能夠重來,懊悔更是於事無補
想做,你會找到方法;不想做,你會找到藉口~
問題是無論你做不做,永遠也不能確定另一條路是否更好~
也許當年你修了教程,結果真的碰到少子化和考不上的問題,
最終變成了流浪教師,現在就變成改在版上抱怨
"好後悔我當年修了教程,好羨慕進了業界的朋友,有的都創業賺大錢了"
這就是法國哲學家沙特說的「人類遭處以自由之刑」的論點.
你的人生就在一連串的選擇中前進,要怎麼選擇都是你的自由,
問題是選錯了卻沒辦法Reset重來,
所以也許在多年後會後悔當初自己選錯了路也說不定.
如果害怕碰到這種情況,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有選擇的彈性~
套用你的例子來說,就是當你有機會修教程的時候,
即使你不確定未來會不會當老師,還是先去修,先拿到教師證~
接下來畢業後去業界工作,如果後悔了,你可以邊工作邊準備教甄
也許還真的考上,讓你成功轉換跑道也不一定?
同理,很多學生不唸書的,都會找藉口說學這個XX科目有什麼用?
將來工作又不一定用的到?
未來我想走文組,我數學理化完全放棄又怎樣?
未來我想走理組,我國文英文歷史社會公民放棄又怎樣?
確實是不會怎樣,但你就是在窄化你的出路
你學的越多,你的選擇性才會越多,你的競爭性才會越強
不唸書的人,將來可以去做體力活,或去服務業當店員,
這些事難道唸書的人就不能做嗎?
如果唸書的人來做你的工作,說不定他還能改良流程
找到更省力的方法,完成相同的工作,那你要怎麼跟人競爭?
隨便就被其他人取代掉了啊~
Anyway,抱歉有點跑題了,
我是認為說,如果你有興趣當生物教師~
那現在去修教程確實風險太大~
因為就算你再會考試,也不一定有那個缺額~
我是國中理化科,前年考上時,桃園理化科缺額有14個,
結果去年桃園理化科缺額0個,
加上未來還有很多超額的老師要填坑~
缺額越來越少,難度只會越來越高~
給你參考一下~
但就如我前面所說的,如果你沒有真的下去考看看,
永遠不知道真正的結果是什麼?
我覺得就算失敗,也是日後的一個難得經驗~
最不濟也可以讓你更堅定於現在的工作~
總比每天三心二意,抱怨目前的處境來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