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個都不能少:沈雅琪老師談「特別的愛」

作者: edison189 (艾迪孫)   2017-09-27 15:20:00
原文:https://goo.gl/mRjTQM
摘錄:
「老師我真的跟不上對不對!」
「老師,我真的花妳很多時間在幫我改作業,對不對?」
當沈雅琪決定因材施教,讓跟不上進度的學生用更合適的方式學習時,學生卻哭了。 我
們看到的是成績,卻看不見在這成績的背後,那些孩子耗費所有力氣卻也跟不上平均分數
,逐年累積在小小身體裡的自我否定。
「好」老師,好在哪?
我們是怎麼去定義「好」老師的?「神」老師─長樂國小沈雅琪老師,用18年的教學經驗
給了我們另一個思考方向。
在以往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環境下,升學表現無疑是老師們的「業績」:所有班級的升學
成績像成果展般一字排開,老師彷彿成了業務,用學生的成績去評比教學方法,或者,去
評斷你是不是一個「好」老師。
一開始的沈雅琪也落入這樣的迷思,用嚴格的態度教學。下課的10分鐘,成績不好的同學
只能留在沈雅琪的辦公桌旁,不斷的訂正作業、寫題目。在如此嚴格要求下,學生的成績
進步有限,沈雅琪甚至會懷疑是否學生不夠努力。
18年教學經驗,有將近9年的時間沈雅琪都認為把班級的分數提高,全班成績進步就是「
好」老師,但在自己女兒出生被診斷為學習遲緩之後,開始有了轉念。
「這是我從來沒有碰到過的情況…她不是不專心,但她就是無法學會,在那個當下我才想
到她真的是醫生所說的學習遲緩…」
孩子的資質不同,聰明的孩子可能花30分鐘就可以寫完兩頁的數學,但資質不佳的孩子卻
得花3個小時,就學習的初衷來看,沈雅琪希望可以調整作業的內容,希望幫每個小孩找
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但是,孩子卻因此哭了。
「老師我真的跟不上對吼!」
「老師,我真的花妳很多時間在幫我改作業,對不對?」
這是孩子給沈雅琪的回應─在成績的背後,我們始終忽略了孩子的挫折感。
「我們一直覺得這孩子怎麼一直在拉班上的平均,會把一些情緒放在他身上;但是我後來
發現,我們沒辦法從他那張40、50分的成績單,看見他聽不懂、看不懂的糾結與痛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