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 10:34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拋出「私幼公共化」的政策,希望透過補助私立的家庭,每人、每年
2至7萬不私的學費,教育專業聯盟批評,這樣的做法真能解決整體幼教品質問題嗎?幼兒
真的能夠透過教育券制度,而獲得均質、優質的幼兒教育嗎?
教育專業聯盟表示,據研究顯示,凡是實施教育券制度的國家,都出現雙峰現象惡化的問
題。以瑞典為例,實施教育券之後,教育品質出現嚴重的不均等;社經地位較高的家長,
在教育券制度下,他們的孩子開始往某些學校集中,進而形成「貴族學校」,反觀社經地
位較低的家長,由於終日為生活忙碌奔波,孩子有學校上就不錯了,根本無暇、無管道瞭
解學校的良莠,更遑論花更多的時間與金錢解決孩子的交通問題。
教專盟認為,影響幼兒園教育品質的重要因素,除了師資和硬體環境之外,同儕多元性也
是重要的因素,因為同儕會形成教育的社會環境。若國家推動幼兒教育普及化的方式,不
是廣設公幼,而是發教育券,只會讓教育階級化往幼教延伸,讓雙峰現象更為惡化。
而幼教實施教育券的結果反而向教育市場化傾斜。也就是說,為了爭取來自社經地位更高
家庭的幼兒,幼兒園可能會將學生家長的喜好置於幼教專業之上,進而導致整體幼教品質
變得更差,致使孩子更不喜歡學習,失去競爭力。「這樣的教育是國家、社會和父母想要
的嗎?」
因此教專盟建議,政府應從提升優質的幼兒教育為優先考量,私幼業者的生存空間,不應
置於幼兒教育權益之上。如果政府因為公幼數量不足,而要提供就讀私幼的幼兒教育券,
就要嚴格管理參加此計劃的私幼,包括收費、教師素質、教師工作條件…等。如芬蘭就是
因為堅持這一點,才能做到公私立學校素質齊一,讓芬蘭的教育不僅辦得出色,而且與其
他國家相較,雙峰現象輕微得多。
教育專業聯盟呼籲,政府在推動幼兒教育時,應從思考如何辦理優質的幼兒教育角度出發
,一步一腳印地透過縝密的政策制定,建構優質的幼兒園。若僅僅選擇較容易的灑錢、市
場導向的方式,除了讓社會、家長和幼兒三輸之外,同時也犧牲了孩子、社會與國家的未
來。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9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