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6885/3207988
台灣閱讀協會今開記者會表示,呼籲應在幼兒園階段就要開始教注音,對此,全國家長團
體聯盟理事長彭淑燕表示,「閱讀這件事,難道就只有紙本或文字嗎?」閱讀有非常多種
形式,看一段影片或看風景都算是閱讀的一種,因此她認為,不需要強制幼兒園的孩子學
習注音符號。
全教總聯合會幼教委員會主委張馨仁則說,很多幼兒園已經提早在上小學的課程,像是注
音、英文,這來自於家長對於幼教「錯誤的期待」,把幼兒園當成「小學先修班」。
彭淑燕認為,提早讓孩子受一點語文上的刺激是好的,但也無需過於擔心。孩子成長的不
同階段有不同的認知期,可以透過觸覺、視覺學習,「難道在幼兒園學注音符號,就一定
能提升閱讀興趣嗎?」她也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太累,孩子的學習路非常長,應該養成
孩子終生學習、閱讀的習慣。
彭淑燕表示,在遊戲中讓孩子認識注音符號,是比較適合的方式,但如果要讓孩子「寫」
注音符號就很不妥。許多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幼兒的肌肉、骨骼和神經還在發展中,而寫
注音符號的筆畫,必須有精準的要求,要一個幼兒園孩子做如此精準的學習是不好的。另
外,注音符號也不應變成有進度、評量標準的學習,一旦變成正式課程,就會有許多嚴謹
的規範,會造成孩子更大壓力。
全教總聯合會幼教委員會主委張馨仁表示,幼兒園教注音符號時,不應強調「精熟」的練
習,就是所謂的上注音課,提早做紙本的練習或是注音考試等等,而是應該透過遊戲的方
式,培養孩子「音韻覺識」能力。
張馨仁說,以現在的教學現場來看,幼兒園已經提早在上小學的課程,這來自於家長對於
幼教「錯誤的期待」,把幼兒園當成「小學先修班」,希望幼兒園能上注音、加減乘除、
英文等等,私幼特別嚴重,但正確的幼教內涵不是這樣。她強調,幼教應該是要上適合幼
兒發展的課程,透過體驗、遊戲、活動,讓孩子學習,而不是「練習」。
提早學注音符號對孩子而言是好是壞,要看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張馨仁說,有些家長會
反映,因為孩子幼兒園學過注音符號,上小學之後再上容易不專心,因為覺得很無聊;另
一種情況是,因為注音符號是抽象的符號,跟生活沒有連結,導致有些孩子學不會,造成
學習上的挫敗,進而提早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她建議,小學會有十周的課程教注音符
號,教師應一視同仁,要把每個學生都當作都沒有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