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課程改革17年 為何還需核心素養

作者: YOPOYOPO (痔瘡小天使。)   2019-07-03 14:11:27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703/38381373/
課程改革17年 為何還需核心素養(宋慶瑋)
出版時間:2019/07/03
教育部於民國87年9月公布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88與89學年度核定300百餘所國民中小
學,於91、92學年度課程試辦;93學年度起正式實施。預定於今年8月開始實施的108年新
課綱,課程改革將導向新的方向,從課程標準→課程綱要→108課綱,中小學的課程改革
,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省思,且從基層談起。
「課程標準」階段(民國91年國一開始),在課程設計的性質上,維持分科課程的架構,
各科課程自行設計,屬學術取向。而課程決定是中央集權式的,主導權力在教育部,教材
以國立編譯館為代表,教科書以統編為主,校本課程發展的空間甚小,這是由上而下的課
程模式。末代課程標準在民國82年頒布,記憶猶新的「建構式數學」,被基層老師、家長
大加撻伐,實施幾年後無疾而終,是末代課程標準的產物。
統整概念近乎失敗
「課程綱要」階段(民國91-108年),在課程設計的性質上,強調以基本能力取代學科知
識、以學習領域合科教學取代分科教學,減輕對教科書的依賴,且以學生生活為中心,強
調統整與綜合。而課程決定由一元走向多元,由學校課發會決定課程發展。教科書採審定
制「一綱多本」,教師可以針對地區、學校及學生差異選擇適合教材。
高中銜接國中九年一貫,從95暫綱→99課綱,基本上也是課程綱要的模式。而課程綱要的
改革傾向於問題解決模式,並被視為不斷持續發展的過程,但在課程決定、實施及研究取
向上仍保留課程定義為「學科」,並無法實施真正的領域教學,換句話說,科還是科,不
可能統整,如同基測、會考、學測、指考的科目仍是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統
整概念近乎失敗。
108課綱今年上路,課程發展的主軸是「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
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而素養教學必
須倚重教師的引導,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轉化知識的建構者,設計框架
讓學生探究與實作,讓學生主動習得問題解決的能力,適應未來的生活。
課程改革最大的關鍵是師資,由於師資的培育並非「領域」而是「科」,雖有七大領域之
名,最終仍回歸到學科教學。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去達成,我們的師資,統整與素養能力
幾人有?一路以來的課程改革,仍脫離不了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教師教學信念仍固守傳
統講授的教學觀,增選修、彈性學習,都增加教師的負擔。而教師對於課程改革的不領情
,充斥在各個角落,即便偶有熱血教師投入,卻無濟於升學考試。教師自行研發課程其專
業性足嗎?面對大量時間、經費、空間、設備、人力……等需求,熱血教師能持續多久?
忽略基層教育現況
「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課程改革忽略了基層教育現況,如工藝課融入自然
領域,現在的孩子簡單的家庭水電維修能力不見了,當初「帶得走的能力呢」?教育現場
有太多複雜的情境,教師特質、學校氛圍、環境空間、教師文化、行政支持、學生素質…
…,都是影響課程改革的關鍵。試想,課程統整教學是成功的,何必再來核心素養教學?
從課程標準→課程綱要,17年的課程改革,我們學到什麼?未來108課綱,拭目以待。
桃園市立陽明高中校長
作者: eunicecypher (kircheis)   2019-07-04 08:27:00
看潘先生的所作所為,教育部的人還能夠發揮教育專業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