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潘文忠說品德教育「不是讓孩子背教條」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24-05-08 19:43:13
任內最困難工作潘文忠這麼說 品德教育「不是讓孩子背教條」
2024-05-08 15:21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
媒體人王時齊今日在Yahoo TV「齊有此理」節目上,訪問教育部長潘文忠。訪談中談到
108課綱的審議是一項大工程,先前課綱遭批評無恥、去中化,潘文忠強調現在的品德教
育不是要讓孩子背教條,而是在生活中實踐,且課綱涉及中國的份量並無減少。
二度擔任教育部長的潘文忠,是台灣教育史上任期最久的教育部長。王時齊今日在訪談中
問他任內最複雜、最困難的工作是什麼,潘文忠表示:「一定是108課綱」。課綱內容關
係到老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從國小到高中、技術高中都包含在內,是一項龐大工程。
2016年發生過反課綱運動,潘文忠表示,年輕孩子認為課綱處理過程不夠公開、缺乏公共
參與討論,所以後來強烈要求課綱審議過程要有學生參與。審課綱的時間長達2年9個月,
到後期幾乎每周兩天周末都在開會,他幾乎主持每一場會議。
王時齊問到先前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批評課綱無恥,也有人認為現在學生連岳飛都不認識
。潘文忠回應,108課綱最重要的設計是必須跟著社會、國際需求的趨勢,因此各領域專
家在討論國文課綱時,不會設定去中化、調降文言文比例這樣的目標,而是要讓孩子學會
表達、溝通、思辨。在討論課綱時,不會聚焦哪篇古文沒擺進來,例如沒有顧炎武的廉恥
就會缺了廉恥,孩子原本要學會的語文能力,不會因為沒有哪一篇課文就不足。
潘文忠指出,社會上討論指學生不重視品德,但現在的品德教育不是要讓孩子背教條,而
是在生活的實踐中理解禮貌、廉恥,不需要像過去一樣每周要背出中心德目。同樣的,語
言的學習不是一直執著文白占多少比例,而是想讓孩子學會什麼能力。
針對新課綱去中化的爭議,潘文忠表示,過去國高中的歷史課內容相似,都是用編年史的
方式,只是國中階段內容沒有那麼細、那麼深入。潘文忠解釋,現在涉及中國的內容份量
沒有減少,只是國中學通史,高中階段導向更多互動議題,像是朝代的發展、國與國之間
的互動,讓孩子不會覺得自己只是在背歷史。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950601?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