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pt.cc/WFzp
............你工作,只為了你自己
.作者: 小野
..專欄文章..作者: 小野 | 社會觀察 – 2012年9月6日 下午5:41
..在一次演講後的提問時間,有個年輕人說他只要問三個「小」問題。他的問題是:「大
學生活要如何選擇重點?」、「畢業後工作態度應該如何?」、「生命到底是什麼?」我
說這不是「小」問題,是大哉問。
另一個年輕人直接問我對嚴長壽先生最近在某次演講中說的那一段話的看法。據「報導」
說,他在一場教育部內的演講批評了現在的年輕人傲慢、自負,嫌兩、三萬元的待遇太低
寧願留在家裡待業啃老。他建議年輕人在待業的時候,可以去做一些無薪但卻是社會公益
的工作,可以藉此開拓視野,換取一些進社會的寶貴經驗。他也提到年輕人會有這樣的態
度和學校的教育太重視功利有關,學校沒有教孩子其他更重要的東西。
在網路上有些年輕人對嚴先生的看法很不以為然,認為無薪去做公益事業或是低薪為企業
工作,都是鼓勵社會的不公不義,是企業家對年輕人的剝削。提問的年輕人在我尚未回答
問題前,已經先表達了他的不滿。
根據我的經驗,許多言論經過媒體報導,再加上一部分「網友」的反應,會重新組成另一
種「新」的論點,會稍稍偏離當時演講者所說的完整內容,這也是後來一些朋友拒絕接受
媒體訪問的原因,因為媒體會各取所需去頭截尾,將你的觀點配合他們想要的觀點對外發
表,往往會背離受訪者的初衷。我猜測嚴先生在教育部談的應該還是和教育有關的政策吧
?所以應該是錯誤的教育政策和方向,誤導了年輕人的功利思想,成了不願意付出關愛和
熱情,只在乎薪水多寡的現實主義者。所以重點應該是在教育的謬誤,而不是針對整個世
代的年輕人提出批判。
首先,我們得承認社會上還真的存在一些啃老族。啃老族的形成和我們父母親對待孩子的
態度有關。有不少台灣的父母親對待孩子是過度的保護,但是也過度的期待。
這些年輕人一旦離開了校園,踏進了現實的社會,當現實和想像有了差距,期待落空後,
無法調適身段,只能退縮回到可以繼續保護他的家庭裡面,至少衣食無缺。但是,我們看
到更多的是「無老可啃」的年輕人,他們畢了業先欠了一筆學貸,如果無法立刻找到一份
正式的工作,通常就會再花更多錢去學習一些學校沒有教的技能,然後找一些沒有太多保
障的臨時工,餐廳、便利商店、健身房、寵物店、傢具店、送貨車上,街頭巷尾,到處可
見這些辛苦的青春身影。如果能得到一年一簽毫無保障的聘雇工作,像是得到了寶一樣,
都可以考慮成家立業了。
在這樣廉價又殘酷的惡劣環境中,年輕人怎麼會有自負傲慢的條件呢?或許,那些外在的
表象只是用來掩飾內心的尷尬、焦慮、憤怒和自卑吧?
在某一次新進人員的口試中,有一位工作八年換了五個工作的年輕應徵者很篤定的坐在幾
個主考官面前,她主動的回答了大家的疑惑。她說︰「我知道你們一定不會想要錄取一個
那麼會換工作的人,因為我可能對公司不忠心,我可能對工作缺乏熱誠。不然,就是我和
人很難相處的人。錯了。我是一個認真工作也很討人喜歡的人。就是因為我對工作充滿了
期待和想像,我才會不停的換工作。我工作,只為了我自己,我想在我的工作中學習新的
事務,我想在我的工作中得到成長,是和我的公司一起成長、發展。我如果發現自己在這
家公司已經毫無成長的可能,公司也毫無發展的可能,我卻繼續留下來,我會覺得對不起
自己,也對不起公司。當我發現自己無法對公司有任何貢獻時,還不離開,難道想繼續混
日子嗎?我的人生才剛開始,我不想打混!」
這個年輕人真的很優秀,我們以第一名錄取了她,我請人事單位安排她和我單獨見面。三
天後人事單位告訴我說,她在另一家公司也是以第一名錄取,她決定去那家公司比較有發
展可能的公司上班。雖然我們無緣成為同事,但是她的一席話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年輕世代
的觀念。
這個小故事也替我回答了台下的年輕人的三個問題,教育、工作、生命,都是為了讓小我
不斷的成長,讓大我得到發展。所以你工作是為了你自己,為了你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公
司因此也得以不斷的發展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