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 去澳洲打工和在國內做工根本不能比
不是說只是因為薪水高的關係 所以大家只去澳洲打工不願在國內做勞動
而是另一方面社會價值觀的問題
一 社會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現在許多勞力工作已經由外勞來做 長期耳濡目染下
有許多偏見是關於做工=吸菸 檳榔和阿比
這很不公平 但的確 這是許多人尤其老一輩的人的第一印象
二 社會的價值觀影響 名牌崇拜風氣和唯有讀書高
去澳洲打工 即使是做最底層的勞力活 但因為是出國去做 會有優越感
如果今天去東南亞打工可領一樣薪水 但和去澳洲一比
同樣工作 聽起來東南亞就是更低階了許多
同樣是服務業 去王品旗下餐廳或是鼎泰豐 Uniqlo
許多人在家庭聚會上就是敢大聲說出來我在上面公司工作 做服務業
但如果只是一般小餐館 服飾店 速食店
許多人被親戚問起來時 父母還會幫忙遮擋說 沒有啦 還在看 還在找
同樣是服務業 難道只是薪水關係嗎?
我看過我家附近餃子館因為徵不到人 月薪開34000 還是徵了好一段時間沒找到
(板橋北門街那家新開餃子館 門口就有招人啟事)
為什麼? 因為大學畢業去做小餐館服務生很遜 父母覺得丟臉 親戚問起不好開口
他們寧可小孩去坐辦公室領2xK 起碼還可以對外面說先學 以後升遷機會好
或是去以上名店 王品旗下一些店的薪水不一定有比較高 但新聞媒體常報
就跟我第一份工作進系統廠但不是選鴻海時 我媽還念我說找一間都沒聽過的
她只認得台積電宏達電和鴻海 因為新聞常報
你們都可以說以上都是狗屎 錢多最實際 C/P值高最好
但實際上 這世界上許多觀念想法和錢是沒有絕對關係的
錢當然有影響 但很多時候錢這條件甚至排到了第二第三位去
所以同樣做勞力工作 去澳洲做和國內做 這當然是天差地遠 就算薪水一樣
去澳洲做就是會有優越感 在國內做就有點格格不入
就像你今天做水電做到出師 30歲月領六萬
要聯誼 女方聽到你在做水電 她連問你薪水多少都不會問 只會想
我大學畢業 為什麼要找一位做工的交往 這價值觀會差太多
(即使你同樣有大學畢業 但大眾觀念就是做工大多是國高中畢業的人在做的)
今天你要結婚要提親了
女方爸媽問在哪裡高就 你回我做水電的 你覺得對方爸媽臉色會好看嗎?
即使你自己開了水電行 月入十幾萬 對方爸媽還是會覺得你就是黑手 成天黑黑髒髒的
平常抽菸吃檳榔 放假找朋友喝酒 說不定還愛賭愛粉味
我女兒念個碩士畢業 為什麼要找這種的 找個和她一樣坐辦公室的不行嗎?
這樣結婚時我怎麼介紹給親戚說這是我女婿 一付黝黑工地臉 帶的出去嗎?
這不是我要鄙視做工的人還是如何 行行出狀元 我認為只要自食其力
沒有什麼工作是可以被人看不起的 每份工作都很重要 沒人做工 這社會還能維持嘛?
但這是許多老人家傳統思維 認為書念不高的人才做工
現在大家都是大學生/碩士生 自己小孩有念書 怎麼能讓她/他和沒念書的交往呢?
很遺憾 但這不是你收入多就能解決的 你月收六萬
人家寧可找個同年齡月收3-4萬坐辦公室的來交往 這是現實 和價值觀的固執
三 長遠的人生規劃
另外 去澳洲打工只是短期 但在國內做工是一輩子
國內做勞力活 是有得做有領 沒得做沒錢 很極端
而且年過五十後 有時可能長期沒得做 就慢慢退下來了
現在雖然有許多五十來歲的老師傅還在做 但我也看過我爸那一輩的
許多不到五十就沒案子可做 沒人找 形同退休
還有依照政府政策 之後會不會更開放外勞來解決這塊缺工問題呢?
財團當然一定喊缺工 他能用最低底薪請外勞木工/水電來做 何必請國內
許多人不願做工也是認為可能四十歲之後就沒得做了
畢竟這是吃體力活 你能在辦公室做到65歲 但能在外面跑動到65歲嘛?
有人說 辦公室也不一定會讓你做到65歲 但同樣的
做工也不保證你40歲之後還有人找阿
我很佩服做工的人 因為沒有他們在外面的辛苦勞動 怎麼會有吹冷氣享受的大家
但我覺得年輕人不願做工議題 除了薪水問題 另一方面是包裝
如何把這職業包裝的更好看一點 讓傳統偏執觀念更消失一點
才更是重點 像服務業以前也認為是沒念大學的人/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做
但現在像王品/鼎泰豐 許多是包裝出來的
讓大家認為進這些公司工作有前途有希望 父母也不會覺得這和一般服務業一樣
鼎泰豐就算了 錢和名氣都有 但王品薪水不一定比一般服務業多 但就是有名
同樣的禮儀師 也是一樣 以前是老一輩避之則吉
現在經過新的殯葬業者包裝後 和以前大家印象中的殯葬業已經差很多了
也因此能夠吸引年輕人去從事 專業包裝之後的禮儀師
否則我的印象都還停留在中年歐吉桑嚼著檳榔 說著台語 一邊帶儀式的傳統模式
所以除了薪水問題 如何克服傳統印象重新包裝這些勞力產業是很重要的
明明這些工作很有技術性 為什麼都沒有強調專業的地方
而是大家都認為這些都是沒念書的人在做的工作呢?
就是因為這種觀念 大家又都念到大學以上 所以都不會想找這種行業
但我覺得這明明比在系統廠拿烙鐵還專業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