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版也晃了很久了, 薪水與工時一直是這邊的熱門話題,
敝人也常常抱怨, 在公司最認真, 能力最強, 績效最好, 所得不過同部門別人多不到
3%,甚至幾個年資久但是常常打混推事情的, 所得還是遠高於我. 久了...我也慢慢變得跟
那些老人一樣, 中午上上B, 事情慢慢做. 反正做到一個程度不會被說在擺爛就好.
但是跟有在做人資的親戚聊天後, 其實薪資有很多面向可以觀察, 不能只靠績效
跟能力或態度, 可被取代性其實才是決定薪資的重要因素.
同一個部門通常不會只有你一個人, 同樣一件事不會只有你在做, 公司往往會
用你的工作內容, 來衡量你的價值, 在低階的職位, 技術門檻不高,
訓練期短的工作, 需要的人也越多(像是作業員), 當公司發現, 用N-1k也可以找到一樣
的人, 公司何樂而不為呢? 反過來說, 差不多的勞心勞力, 求職者發現在別家公司
可以找到N+1K的薪資, 那為什麼不選比較高的呢?
所以我認為, 資方當然是追求最低的成本然後達到目標的效益, 而勞工則是追求
最低的付出而能拿到目標的薪水. 在這麼一個供需情況下, 才造就現在的薪資環境,
慢慢當公司發現22k再也找不到可用的人才時, 自然會提高的, 而很多認真工作的人
發現別家有更高的薪水, 自然會跳槽, 去抱怨大環境或是資方其實很沒必要, 畢竟,
是你自己接受offer的, 不是嗎?
不過我覺得台灣最缺乏的其實是無業救濟制度, 雖然這項制度常常被批評會
製造社會米蟲, 但是一旦有這項制度, 找不到工作的求職者並不會有餓死的後顧之憂,
可以慢慢找, 可以對不滿意的offer勇敢的說不! 所以歐美國家, 雖然失業人口很多,
但是找得到工作的人薪資卻都相當優渥, 但是會被列入失業人口代表有在找工作,
只是沒找到滿意的罷了, 這就看各位的取捨了(拿高薪繳重稅來養這些米蟲or push
這些人一定要找到工作不然就餓死然後來拉低薪資水平). 我相信有了這類社會福利,
低薪的工作會消失, 因為拿這薪水不如領社會救濟, 但是外勞會增加, 因為對更落後
的國家這樣的薪資還是優渥的, 他們願意接受, 把錢寄回家讓家人過爽日子.
而本國國民也不會被迫遷就於不滿意的工作而天天抱怨了. 能力差又不願學的人
會找到自己過生活的方法, 而對自己有期許有要求的人可以持續進修, 增進能力最終
找到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