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 寫給即將進入職場
或是打算跳槽去G公司的人參考
也希望版上可以更多人一起來分享工作心得
三年前進入G公司,目前待業中,打算農曆年後找下一份工作
對我來說我覺得這份工作沒什麼不好,只是想要趁年輕多試試別的
不然其實還蠻捨不得走的
以下的一些心得跟論點,完全是表達個人的主觀想法
不代表整體狀況,但是應該也相差無幾,如果有什麼寫的太over的
再麻煩來信告知
1.PE vs EE
很多人說,一日設備終身設備,這句話給人感覺設備是一份很爛的差事
而在G公司裡面,設備的地位也的確最低沒錯......
有時候線上小姐還比設備兇,再加上G公司對設備學歷的招募門檻最低
才造就了這樣的印象跟現象
但是這三年的經驗下來,EE平均下班時間比PE早1.5~2hr,一週的工時就差8-10小時
PE的升遷機會和加薪幅度是比設備高一點,但是用每天每月的平均工時去算
哪個划算大家心裡應該有個底,再來是G公司其實內部轉職制度很完善
轉PE/轉整合/轉廠務大有人在,我還看過轉去保全隊的....
再來是工作內容取代性的問題,一個設備課的負責機型可能3-5種
但是這3-5種機型可以run的產品卻是百百種,今天我負責的機台壞了
因為同廠牌不同機型之間的原理相通,就算我休假別人也可以幫我處理
但是PE就未必如此,產品種類多,每種的performance都不一樣
今天特定的產品出問題,其他人未必懂你的東西,只好打電話叫你回公司
基本上除了台電壓降跟地震這種外在因素要回去幫忙,
個人覺得設備的休假品質還蠻穩定的
相比起來可以早點下班,假日被call的次數也比較少,我不覺得當設備有什麼不好
當然,如果你的目標是想要平步青雲想要在這個產業嶄露頭角,PE絕對是個很棒的舞台
如果你只是想要安安穩穩的混口飯吃~你懂的!
2.PE vs EE vs MFG
再來稍微提一下製程/設備/製造部的關係
G公司簡單來說,所有機台都是製造部的,產品也是製造部負責run,並且依客戶需求調整產能
製造部負責把每個機台塞滿產品,讓產品可以順利出貨,這樣公司才有錢賺
設備就是負責把機台照顧好讓製造部可以衝產能,製程則要負責抽檢產品的quality
如果quality出問題製程會要求設備停機檢查機台
所以~~如果製造部發現產能不如預期怎麼辦??
先highlight設備沒有把機台照顧好,再來highlight製程產品檢查太久
製造部run不出產能要找設備,製程發現產品有問題也是找設備,
反正有問題,丟給設備就對了
但是實際上這三者比起來,反而是設備的工作壓力最小
之前有人分享過製造部課長的血淚史(ID:hungeryen),大家可以比較看看XD
3.ETC/LIT/TFE/DIF 到底哪邊比較爽??
版上普遍都會討論,拿到XX部門的OFFER,接到XX部門的面試邀約
該不該去,會不會很操,我待三年的心得是這裡就跟當兵一樣
爽單位有爛缺,爛單位有爽缺,而這個缺爽不爽取決於這個課的整體氣氛還有主管風格
有些課學長學弟之間的隔閡比較明顯,
副理的要求比較高比較無理,學長各自忙自己的不管你
每天早晚交接瀰漫一股肅殺之氣,拿值班的新人就等著被震撼教育
這種單位不管生活品質如何,工作壓力之大,你可能早上出門連要踏進公司都有點掙扎
而我的單位相對氣氛比較和樂,主管也很客氣,有事大家一起做,沒事大家一起下班
真的遇到機況多事情多,大家一起加班一起忙,忙完一起去吃個宵夜放鬆一下
(機況一多起來,忙完真的是要吃宵夜了....)
睡一覺起來明天又是一條好漢,有時候事情多寡已經不放在心上
而是大家同進退的那種同一個團隊感覺,才是工作的動力
必須說我運氣很好,待的課工作氣氛很不賴,如果換個課換個單位
可能不到一年我就想閃了!!
4.長官多 規矩多 KPI多 rule多
(我不想這樣解讀,但我想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小弟待的是台南14廠,從一些業界或股市的新聞可以知道,14廠正在大舉擴張
五期/六期,甚至以後可能會有七八九期,這些意味著不論是基層工程師或是高階主管
未來將有更多的基層空缺更多的管理職缺,而最近這段時間以來
也的確從其他單位調來不少資深主管,為擴廠後的人事異動做準備
但是!!!!這些主管要如何在未來新廠中高陞並佔有一席之地
就看現在他能端出多少牛肉,拿出多少表現
因此,各個資深主管無所不用其極,拼命的尋找自己表現的機會
諸如各項tool performance/機台保養成功率/cost/進FAB時數/SPC/FDC.......
任何任何你想的到的事情,都會被量化並且變成一個KPI被review
而這些KPI,就是那些資深長官未來能否升官的重要武器,
每個長官都希望自己手上的KPI可以大幅成長,證明自己的能力也爭取更高的地位
因此信件中常常看到"XX長官最新command , 以後要遵守 XX 新rule"
但可笑的是有些KPI彼此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衝突存在的
例如說公司希望將一些FAB內的工作內容系統化自動化
工程師可以在辦公室透過電腦做一些基本的故障排除,
增加處理效率也減少進出FAB的勞動
但是另一邊又有長官review你的FAB內工作時數,認為你進去時間太少過太爽!!
所以最終解是,大家都到無塵室裡面找公用電腦,遠端連出來到自己辦公室的電腦進行作業
很無奈也很好笑,覺得自己很愚蠢.....
再舉一個例子,公司會有一些提案比賽,獲選的有獎金,也提高升遷機會
提案內容包含人力節省/成本節省/產能改善/量率提升什麼主題都可以
舉辦這樣的一個競賽立意是好的,藉由獎金的刺激還有腦力激盪可以替公司增加利益
但是如果把這樣一個活動KPI化就不好玩了......
假設A部門整個部門提了20件提案,B部門只有8件,這時B部門的主管被質疑
"為什麼你們部門的工程師那麼不踴躍參加?你們的參加件數是全廠最少的?"
B部門主管於是下令,全部門工程師每個人都要交一份提案計畫,
要把部門提案量衝到全廠最高
工程師除了平常工作就有的工作量之外,還要下班後另外留下來寫計畫
寫出來的東西也只是應付了事,KPI化之後,已經失去這個活動原有的精神和美意了
KPI文化不是不好,但是過頭了,會變成大家在做KPI而不是在做事......
KPI好就代表事情做的好嗎? I don't think so
5.福利完整
畢竟是台灣的龍頭企業,各項福利還有依照勞基法的出缺席假勤等等
相對於許多其他公司,個人覺得算是很完善也很照規定來了
除了依勞基法規定的特休之外,另外還有一個彈性休假
一整年下來彈休加特休都有個十來天,安排出國或是去環島什麼的都很有彈性
我三年下來的經驗,只要提前一個月告知要休長假,基本上不會有什麼變數
每年固定加薪/三節獎金/生日禮金/年終/季獎金這林林總總加起來
必須承認,錢真的很好用.....(身邊同事一個接一個買車買房)
小弟走之前在跟主管面談時,主管跟我說他一年的假加起來超過30天
但是放不放的完又另當別論了XD
6.比公務員還公務員的鐵飯碗
這點其實跟第3點有點相關,就是KPI文化!
第3點提到"任何你想的到的事情,都會被量化並且變成一個KPI被review"
我猜離職率也是其中之一,當一個部門或是某個主管下面的工程師大舉離職時
這個主管一定會被質疑是不是領導能力有問題,或是工程師loading太重
因此G公司,要離開比要進去還困難........
當你透露出你要離職的訊息時,先要你放個長假喘口氣
回來還是想離職呢?就開始一連串的"心理輔導"
直屬主管,主管的主管,不是你主管的主管都會跑來找你聊天
聊一聊跟你說回去想一想,如果還是想走我們下禮拜約時間再聊
一個禮拜又一個禮拜,軟硬兼施,一拖再拖,甚至施以人情壓力,
無所不用其極的把你留下來,想轉廠想轉單位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走
有人會問,想走就走阿,哪有走不了的!!
問題是有些人就是耳根子軟,別人放低姿態就會心軟,答應了又要繼續委屈自己
我有個同梯進公司的,從提離職到現在已經半年了
本來打算要打工遊學不然就是考公職,但是被一拖再拖
拖到現在考試來不及準備,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賣肝......
而這樣的文化之下,也產生了另一個詭異又有趣的現象
就是公司內存在了不少的"不適任者"
回到前面提到的KPI文化,以及你想幹嘛都可以,就是不准離職
也就是說你想走也好,不想走也好,要賴在這個地方吃一輩子飯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就算你不能值班,就算你天兵到不行,就算你擺爛,各級長官的容忍度都很高
只要你乖乖不要離職就好,除非你與同事間發生嚴重的肢體衝突或一些精神問題
不然每年都可以安安穩穩的領年終領分紅領三節獎金(當然考績會很差)
但是如果你是這些人的同儕呢??? 他X的你會幹到不行
佔了一個headcount不做事,三不五時還放一把火燒你
而且不要以為,只有基層工程師存在這種人,有些主管也是這種人
早期就進入公司,因為年資足夠,加上一時沒有適當人選,這種人就變成理所當然的主管
如果進公司遇到這種主管這種同事,自己保重.......
7.升遷機會透明,沒有國王人馬,沒有空降部隊
相對於國內許多中小企業還有家族企業來說,G公司的升遷還有考績算是很透明很公平的
比較少那種XX同事是經理的女婿,XX主管是董事長的妹夫這種狀況出現
一個工程師的考績,直屬主管做完審核之後,整個部門的主管還會做一次討論和總結
表現好或不好,大家都看在眼裡,只要你願意做
總有一天會被看到,不用擔心忽然冒出一個皇親國戚變成你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