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新聞真的是感觸良多
身處雲端產業,特別能感受陸企多有求才若渴,
不管是一時的,還是真的給你一條光明的未來,
光是願意搶人才這點,陸企這點已經超越台企的氣度。
我客戶(上市公司)有一個PP,去年底被陸企高薪挖角之後(仍然做類似PP的工作),
想要介紹我們公司進他們家的AVL,那天找了一個下午去拜訪這間陸企在台的辦公室,
這個PP跟我說,他只跟他們的老董網路面試一次,就上工了,
不說這間公司在這產業的規模有多大,也不管他薪資拿得有多好,
他說,最讓他心動的,是在北京的總公司,給他完全的權力,
如果他覺得公司的哪個人不適合在哪個位置,想要調動,就照他的意思,
重點是,被調動的完全心甘情願,毫無怨言,
他說,這公司有被好好的tune過,才這麼有彈性。
他又說,前一個公司(也就是我們公司的客戶)內部,上面的只管鬥來鬥去,
忙著搞派系,下面的也都被迫選邊站,本來RD分成不同team是為了可以互相利用資源,
而不會重複研發一樣的東西,結果搞到最後卻是在互搶案子互相爭功,
等於是互相阻礙了對方的發展,上面的也是任其發展。
他才心灰意冷的離開。他頭上還有一個主管被這間陸企也一起挖了過來。
我知道有些人會因為政治因素而非常不認同這樣的挖角風氣,
但是說到底,大部分人這一輩子工作,不就是為了錢跟成就感?
除了少數相當有風骨的人之外,我想大部分人本來就想要能夠又賺到錢,
又能在工作上發揮所長,不是嗎?
我曾經問過自己公司的經理,他的薪水現在也才百萬出頭,
我問他說,如果現在有陸企挖角,薪水比現在高,不管高多少,你會心動嗎?
他說,當然會考慮,難道你覺得現在的老闆對我們好嗎?
我當下聽了,一時無言以對。
他又說,其實去不去陸企上班,未來不會是個問題,
因為未來大家只會搶著進陸企,台灣的許多企業,老闆也會變成是大陸人,
這是趨勢,避免不了的。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台灣的企業,
在大陸成立新公司之後,就讓陸資入股,甚至就改陸籍的高階主管,
而台灣的母公司,慢慢轉型成控股公司,規模變小,單位都移轉了,
其實在外面看多了聽多了,真的會為台灣企業的未來擔憂....
※ 引述《utn875 (utn875)》之銘言: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22000080-260202
: 陸企5倍薪挖角 台企難招架
: 工商時報 楊曉芳 2014年01月22日 04:09
: 「若你的薪水數字不變,但由新台幣換成人民幣,你願意去大陸嗎?」
: 這是近5年農曆跳槽旺季時,台灣科技業高階主管普遍接到的「挖角」電話。
: 人才,是台灣科技業的根,這一波波陸企高薪挖角動作,背後隱藏的,正是
: 台灣經濟不佳的悲哀、以及科技業可能被連根拔起的風險!
: 從5年前的3倍薪資,隨著匯率改變,現在已是5倍的價差,而且不只是價位
: 的改變,被挖角的科技次產業也從過去EMS廠、面板廠等高資本密集企業,
: 轉而進入高知識經濟企業包括線上遊戲、手機品牌廠、甚至是半導體的IC設
: 計業。
: 據瞭解,陸企不會在台灣的分公司明目張膽召募人才,而是透過獵人頭公司
: ,針對科技產業的關鍵專案工程師、高階主管進行挖角,隨著大陸「十一五
: 計劃」,進入現在的「十二五計劃」,針對高新科技產業規劃路線圖的方向
: 前進,對台灣科技的影響正持續擴散。
: 接到獵人頭電話的台灣科技產業高階主管,從一開始包括有,大陸代工皇帝
: 比亞迪挖角台灣鴻海這一類的下游系統整合廠。大陸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
: 挖角台灣友達、奇美電,並且正快速追過台灣兩兆雙星中的LCD面板廠。赴美
: 掛牌的大陸線上遊戲廠商完美時空、盛大,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募到資便來
: 台挖角台灣的中華網龍、遊戲橘子台企等。到這2年,蘋果概念股的觸控面板
: 廠宸鴻面臨大陸歐菲光,以及節能照明的LED磊晶廠晶電也都難逃大陸三安的
: 挖角之痛。
: 由於大陸政府金援,過去這些受大陸政策扶植的龍頭廠在挖角後的現況,如
: 比亞迪、京東方、華星光、盛大這些大陸龍頭廠的規模與台灣的龍頭廠不相
: 上下,甚至正在超越中,而歐菲光、三安才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已對宸鴻、
: 晶電形成獲利的壓力。
: 如今,台灣科技產業少有的國際手機品牌廠宏達電、以及在全球拿下手機晶
: 片二哥地位的聯發科,正面臨大陸扶植企業的高薪挖角壓力,台灣科技產業
: 如何留才,留住產業的根基已是眼前最為急迫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