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我的blog http://advansidea.tumblr.com/post/78445929082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裡面新上任的科技部張善政部長提到”如果企業主宣布加薪,
便會影響股價與獲利,員工也必須具備靈活、彈性、創新特質,否則加薪是不合理”
,不過張部長是不是知道因為許多高階主管的思維,讓台灣的科技業許多公司薪酬
與環境已經沒辦法給員工發揮作各種創新。
前幾天跟朋友請益,席間閒聊時他問到傳統科技業公司收購網路創業新公司團隊的
可能性,當下憑過去的經驗直接回答”不可能”,這邊就讓我依以前的經驗說點古
吧!
在以前公司幫忙建立新部門時,曾經大老闆想拿幾百萬美金投資到數個開發體感相
關硬體的國外團隊公司,當時直屬副總以及隔壁部門的處長為了這些事常跟大老闆
溝通,並分析自行開發與投資的優劣,安排好投與不投的布局。直屬副總有幾次在
聊天時後就提到”我們公司因為是上市公司,常常會有人上門來邀請投資,最近公
司想要投人機介面、網路服務、APP、手遊題目,不過過來拜訪尋求投資的這些公
司團隊的規模太小,而且他們商業模式可能賺不到多少錢,甚至不會賺錢,還不如
等待他們快解體時把人挖來,配合在中國雇用更多便宜的工程師做我們想做的題目
比較省錢”。
這些傳統科技業公司的高階主管,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都有個奇怪的想法,認為人
力越多才能做好事,而不考量到人力的素質才是能不能成事的關鍵之一,也因此多
半吝嗇給予好的薪酬。更加上長期處於製造業配合上硬體才有產值的思維,常為了
成本考量壓縮了軟體開發時所需要成本,也因此壓低人事費用變成了顯學。
依當時我們公司人資的薪資量表所核的薪酬,事實上也沒辦法真的雇用一整個真正
實力強的軟體開發者所組成的團隊,而且這些開發者之所以會在外面自己做也因為
不願意被科技業公司的內部僵硬規矩給束縛住。更重要一點是文化,許多傳統科技
業公司已經沒有創業初期追求創新、開放討論與容忍嘗試的氛圍,只剩下不正常的
加班文化。
前陣子還看到一篇報導,提到聯發科支持員工分紅配股面額課稅,理由不外乎這樣
才能用股票留住員工抵抗中國廠商的挖角,我是覺得企業的員工分紅費用化是種稅
賦公平的作法,總不能犧牲股東成全員工。而公司之所以不願意就是因為自己以壓
榨勞力為主,不願意提供高薪酬給員工,所以慷股東之慨,來提供員工激勵措施,
這本來就是本末倒置的事情。真的在稅制上要激勵員工,要的反而是員工分紅所得
稅課徵的稅基以面值而非市值。
從人才取得成本角度,運用”印股票”這樣的想法對公司的成本花費來說是最低的
,不過那為何用人費用貴松松的美國科技公司的競爭力還是這麼高呢?還是在人家
敢給,不管要薪水還是要股票選擇權,自然有能力開拓新疆界創新的人才就流到那
邊。今天同樣的左岸中國的許多公司,也陸陸續續開出不少令人滿意的薪酬(股票+
現金),將同樣的數字從台幣換成人民幣,招攬不少台灣有實力的軟體人才為他們
所用,甚至還不需要你去中國,人家就直接在台灣設點。今天台灣傳統科技業還在
計較花薪酬雇人的企業營運成本,哪天就真的雇不到好的人才沒辦法讓公司有效投
入新領域永續經營倒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