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w689 (台灣689)》之銘言:
: http://ppt.cc/19RO
: 資策會員工勾結廠商 涉詐2千9百萬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也傳出幣案。台南地檢署偵辦有資策會員涉嫌勾結廠商,以簽定
: 不實契約、製作不實文件,開假的統一發票等方式,詐領經濟部和農委會的補助款將近三
: 千萬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的不肖員工,竟然內神通外鬼,跟屏東著名的悠活公司、華南園
: 藝公司、科儀公司等八家廠商勾結,以簽定不實契約、製作不實文件,虛開統一發票的手
: 法,詐領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還有農委會的政府計畫補助款兩千九百多萬元。
虛開統一發票算很弱的招式吧,
其實有跟這些人合作過就知道,很多合法的騙錢大法。
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互買沒用的東西,創造產值。
由於現在財團法人都有業績壓力,拿了經濟部計畫,就會被要求要技轉績效。
所以工研院與資策會必須賣出自己研發的東西。
但大家都知道工研院與資策會賣的東西都很難用,所以通常不好賣。
賣不出去怎麼辦?
工研院與資策會,先跟廠商私底下喬好,
我們用計畫的錢虛買一些用不到的設備或軟體,
但是你們要把部分的錢拿來買我們的技術。
於是常常出現,工研院用一些嘴砲買了用不到的設備或軟體,假設花了500萬。
但這廠商之後要花個300萬,買工研院或資策會的設備。
於是,財團法人就可以稱,我們的技術創造 800 萬的產值。
廠商樂賺 200萬的業績。
然後經濟部也可宣傳政績,自己為台灣創造多少產值。
實際上根本是雙方都沒用到彼此的東西,對社會沒幫助,產值是0。
你看看,用數字來當經濟政績是多可怕的事情,看到數字很有感,叫做有感執政。
但實際上民眾根本就是無感,因為創造出來的數字都被堆在倉庫或在電腦裡面。
同樣邏輯的變形可多了,例如財團法人有業科計畫績效,但沒腦袋找不到商機
說服不了廠商申請,所以就免費幫忙寫計畫書(反正就前幾年拿來改改)
有申請到後,廠商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賺錢,拿來補貼人事費,
剩下的錢就隨便分包給財團法人做,最後隨便包裝一下交差。
最後也是檯面上產值幾千萬,實際上根本就沒商品賣出去,產值是零。
總之懂遊戲規則的人可以從財團法人混得很好,
不懂的人就永遠在那拼命造假,還容易被抓包。
(其實我這篇已經說得很保守了)
※ 編輯: DrTech (61.231.70.106), 12/15/2014 2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