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Nokia沒法轉型
為什麼AMD沒法轉型
為什麼Sony虧了這麼多年
Sharp Motorola IBM HP 多的是大型企業逐漸沒落的例子
產業週期性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只能期待全新的產業
物連網、行動支付、健康照顧、大數據或各式電子服務聽起來都很美好
但是感覺都是市場導向
沒有市場就還是只能幫別人做零件、測試、組裝代工
也有一些產業是永遠不會衰退的
可口可樂、LV一般民生用品的穩定性想當然比電子製造業來的好得多
不過這種產業市場跟行銷決定一切
期待台灣發展似乎有點癡人說夢
也有康師傅跑去中國統一在台灣獨大
不過鄉民們都不太欣賞
資訊發達、設備先進、大量生產總總因素
一般的科技業、製造業基本上都是供過於求
三十年前的老闆是帶著樣品坐著飛機去歐美就把訂單談下來了
現在是你不降價我就跟別人買
你不擴產我就找別人合作
就算明明別人做不好,恐嚇兩句供應商就乖乖就範了
韓國人的對策
超級巨大的集團,犧牲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大規模取得出貨量與成本的優勢
有足夠的本錢培植產業技術(即使不賺錢)
台灣不可能這樣玩,這是絕對的圖利單一廠商
中國人的對策
超級大的市場與世界最大規模的外銷工廠
同時做為最大的買家與賣家
有機會自己決定產業鏈利潤的分配
台灣也沒有這種本錢
期待少數幾間企業像
台積電、大立光擁有無法取代的技術來振興台灣經濟是不切實際的
頂多是這幾家企業自己的員工日子好過一點
真正讓大家日子愈來愈難過的
我覺得是市場導向的經濟制度
美國、中國都可以反壟斷就罰你錢
還可以因為廠商提高售價就罰款讓你坐牢
美國人還可以變窮了就印一堆鈔票出來
結果大家為了跟他做生意又默默的讓自己的貨幣競貶
這種市場導向的玩法怎麼玩最後利潤都是被擁有市場的國家賺走了
政府能做什麼我也不知道
靠中國、不靠中國都只是句口號
真的有人知道改怎麼改變台灣經濟
拯救外銷或者拯救科技製造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