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好去一個聯發科的前同事聊天兼參觀竹北新家,
他說他接觸的同事都蠻樂觀其成,
也就是希望紫光入股,
他說他們的想法很單純,
就是希望和展訊聯手搶下中國的5G市場,
並且一起對抗高通和華為,
對抗高通可以理解,
對抗華為比較難理解,
他的說法是華為其實算半個系統廠,
對其他系統廠來說也算競爭對手,
所以其他系統廠理論上不太敢買它們的晶片,
因此華為大部分是供應自家系統廠的需求而已,
所以MTK可以和展迅一起搶大陸的5G市場,
一起打高通和華為,
而且因為人手不夠加上難做,
剛好拉展迅一起進來發展5G,
增加研發能量,
他說MTK都快要放棄3G了,
因為市場會慢慢萎縮,
而且人真的不夠!
另外資金方面,
他說民間資金不太夠,
所以其實雖然台灣禁止中資入股,
但是檯面下早就繞了好幾圈來投資了,
簡單講就是大陸開一間投資美國開的一間,
美國在投資開曼群島的某一間公司,
再由開曼群島那間投資聯發科之類的作法.....OTZ
繞來繞去早就有中國好幾個省份的政府投資了.....
一方面政府的資金才夠,
另一方面由當地政府的關係也可以拉到一些客戶!
這可能是MTK高層的想法,
沒太多政治聯想,
純粹在商言商的單純想法!
再來聊到技術會流出的問題,
他說MTK的控管很嚴格,
大陸子公司通常是做verification和integration,
其實現在也都看得到RTL,
真的要流出到大陸,
也早就流出了,
子公司的同事都學得到,
只是沒辦法帶出去.....!
以上是出自一個MTK同事的講法,
可能不見得代表每個人,
大家參考看看!
============== 分隔線; 以下是小弟的碎碎念 ===================
我覺得第一個想討論的是技術流出的問題!
我待的公司也是有大陸子公司,
大陸同事一樣主要是做驗證和整合,
但是我們核心的code還是有做處理,
大陸同事有些東西是看不到的,
try-run netlist前的RTL有些有做處理,
他們主要是整SOC top的RTL,
之後的流程是給出每個sub-block netlist讓他們整合,
所以其實核心技術還是鎖在台灣發展,
就像外商來台灣通常也是叫我們做整合或驗證一樣,
今天如果MTK跟展訊透過紫光入股變成同一家公司,
我想是跟MTK去大陸成立一家分公司是不一樣的,
因為聯發科有辦法把自己原來的核心技術管理那套用在展訊嗎?
還是展訊還是原來的人在管,
然後技術互通?
另外還有可能叫展訊只是做做驗證和整合嗎?
我覺得不太可能,
所以除非展訊現在實力比聯發科強大,
不然我是覺得聯發科在技術不被偷學這方面是吃虧的,
前面講的那些可能是MTL高層在商言商的想法都很好,
但是我個人還是覺得對聯發來說,
有可能會吃虧,
會不會是下一個被養,套,殺的台灣公司?
亦或者過幾年因為與虎謀皮,
為了生存, 為了股東利益不得以真的變成了大陸公司?
等聯發科吃了虧,
那台灣就虧大了....!
以上是個人淺見,
請大家鞭小力一點,
謝謝!
※ 引述《egnaro123 (原po是大叔)》之銘言:
: 1. 資金是中性的 , 如何讓資金活絡經濟並增加人民收入是政府和社會的事 ,
: 不論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經濟讓資金利用都是好事 ,
: 如果他溢價購買有何不可
: 2. 公司派不太可能讓出經營權 , 公司派上下人事連結深 , 公司還有營利 , 沒必要全賣
: 所以紫光幾乎不可能全買
: 3. 科技業重要的是人才 , 不是公司自身 , 台灣在這學到太多經驗了
: a. S3 b. cyrix c. idt d. 西門子手機 , 全是買了人才就走了 , 只留空殼
: 4. 以勞動市場而言 , 多些資金進來開新公司 , 那可是對勞工有利 , 有競爭人才會流動
: 薪水才會增加 , 位置也才會多 , 都併光了 , 最不好的是勞工和消費者
: 5. 其實這和公司高層比較有關 , 和員工八干子沒什麼關係 , 又不是買了之後收掉
: 收掉那些人也可以去再開一間 , 人才都是在的
: 6. 電機教授論點從意識型態看可能才了解 , 但從公司經營,經濟學,財務面就可能沒什麼
: 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