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公司文化就是如此 , 就是低薪再用獎金補年薪 , 但年薪若不高話 , 自己就
要了解自身立場 (變相要求你自請離開 , 很多時候 , 高年薪又卡一堆人不做事 ,
用資遣方式 , 公司要成本 )
(這樣管理層方便處理 , 因為不用請人走 , 年終少給 , 人自然就會離開)
(其實願意面對轉型資遣問題者,不會是爛公司)
(反而用無薪假占儘員工便宜者又不願轉型面對問題才是問題)
2. 公司其實用低薪很難讓人做太多專業的東西 , 其實員工都會衡量 ,
你低薪怎可能要求員工去做apple等級工作的事情
3. 公司強項是通路 , 其實在這公司當PM還算不錯
4. 有人提台灣有二間公司如此 , 我只能說這和政府政策有關係 ,
科專補助獨厚特定大公司 , 這些大公司都早己有競爭優勢了 , 而且體制文化研發
上也不可能有太有潛力 , 大公司固化是一定的 , 所以在新舊產業各階段公司
出現才會健康 , 但台灣新創產業除面對自身能否身存外 ,
體制也尚未建立 , 就要面對這些
有政商關係的大公司加上政府科專補助 , 新創公司那打得過?
(結果來看大陸新創產業都還比台灣強多了 , 也代表台灣政府在這有多失敗)
美國是不玩這套的(不玩科專補助,你有實力就想法子去找錢) ,
美國也在各階段即 , 便是成熟的IC產業也都有新進有潛力的公司出現
(Quantenna/Qlogic) , 更不用說超強的軟體業網路業
5. 長期來看科專補助要取消 , 工研院資策會完全民營化 ,
3-4年再看後台產業是否能健康
些 , 短期5年內 , 台灣低薪都是一定的 , 產業轉型又沒成功 ,
所以抱怨低薪等問題文章出現 , 想法子去去除這些台灣產業轉型障礙
還實際些
作者: inponda ( ) 2016-01-24 12:35:00
騙人沒待過石頭喔, 非管理職獎金了不起就15~30萬封頂了配上月薪*14大約80, 十年破150超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