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台灣新興創業家的發文
https://www.facebook.com/johnnyhsu761127/posts/1138055886302318
節錄一小段
「再會了,台灣
出走的創業家
我決定去中國北京常駐,設立中國公司,發展當地市場。
目前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完畢,之後會將總部設在中國。
公司不再從事硬體產品的開發,而是提供軟體的物聯網平台服務,
讓不同品牌的物聯網裝置可以互相連結,透過單一的App就可以控制,
並進行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
公司會發展中國和美國市場,在沒有成功之前,我是不會回來發展台灣市場。
做這個決定,考量了整體創業環境,包含了資金、人才和市場,
我實際在美國矽谷、中國和台灣創業環境經歷過,
用自身的經驗分析了以下創業環境的差異。
資金
美國 : 我在台上做募資Pitch 3分鐘,沒有Demo產品,投資人就要投資了。
中國 : 我做募資Pitch後,投資人叫我直接拿Term Sheet(投資條件意向書)給他們。
台灣 : 投資人主要都問這2個問題。1. 公司獲利了沒? 2. 公司營收多少?
(我心裡想,我公司現在獲利了,還需要你投資嗎?)
」
看了一堆人轉貼跟分享,想說應該講出許多人的心聲,他在更後段表述政府效能有中肯。
但這時我好奇的去看創業的項目 SmartAll: The First AI Butler for Everyone
他的目標是透過一組攝影機,偵測家裡的人物動作與特徵,
並連帶啟動、調整家中的其他家電(號稱可聯1000種家電),而第一波主打著美國市場。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1977486391/smartall-the-first-ai-butler-for-everyone?token=dd9d5d1b
先不論在Kickstarter沒募資成功, 可能已意味著產品並非美國市場所需。
但在技術層面上涉足硬體製造與軟體(機器學習、大數據),要好好完成似乎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Amazon 跟 Google 也是近幾年才堆出語音辨識為基準的智慧家庭聲控裝置。
而創辦者在四月刊登在kickstarter成員背景
CEO本人x碩業務出身,其餘成員
演算法工程師x1
硬體工程師x1
工業設計x1
UX x1
Marketing x1
Android x1
IOS x1
在資金上看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37620/BN-2015-10-12-134441-102
去年10月的報導,好像也募得頗多
「目前SmartAll 創業的第一筆種子輪資金 50 萬美元,
釋放 15% 股權,公司估值約 1 億 600 萬台幣,並預計在明年 1 月開始募 A 輪資金,
目標 500 萬美元。 12 月則將小量試產、上募資平台,預估明年 4 月正式出貨。」
但在這時喊咖不做硬體要去中國,想說是否問題出在這一領域要先有更大筆資金(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