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xford2008 (Fun without fear )
2017-06-25 08:22:37思考了一下,覺得還是要澄清一下擲茭說
在剛出社會時,資訊不夠多,幾個選擇看到差不多都有好有壞
分析後看不透做不了決定時,個人會先跳下去做,邊做邊調整。
但這並不是說隨意選擇,聽天由命。
剛畢業時,有面試機會都會去談,那時的我有一種考研究所情節
拿了offer越多越覺得被肯定,拿了又沒主意。
到了下一個階段,你應該是要能談到好offer
做球做出自己有興趣的offer
甚或是讓好offer來找你
面試時,面試的人問你,衡量你
相對的,你也應該要問面試官,對自己團隊,對自己的產業工作發展的看法
這個位子的career development 大致如何?垂直平行的發展如何?
相對的你也可以觀察:他們對你的問題是貶抑還是鼓勵?
你所在意的他們是否給得起,你的長處在這個組織是會被放大還是無關緊要。
這是個雙邊互相搜集資料的過程,也是雙邊決定的過程。
這樣也許最好的結果,是讓適合你的錄取你,不適合你的好聚好散下次有緣再說。
還有,業界也不大,拿到offer以後不去,寫個感謝email交代一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也許轉了一輪這些人會成為你的客戶廠商老闆同事。
沒有經驗時,的確是相對處在被決定的位置。
到了下個階段,尤其在轉換機會成本越來越高的時候
就要在平時(不是在非找工作不可時)做準備 減少資訊不對稱
比方說
時時問自己
我的學習曲線如何,我在這份工作上的表現如何?一般般還是數一數二?
這份工作的關鍵能力和我個人能力契合度高嗎?對我的長期目標有沒有幫助?
這份工作的優秀表現者大致如何?他們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有哪些地方我能做得更好?
目前的這個組織,對於這些特出的表現有怎樣的評賞機制?能否提供我足夠機會成長
我所在的產業,上下游競爭者態勢如何?獲利狀況和未來投資如何?
在這一塊就報酬而言(假設追求高薪是我的目的),類似工作報酬分佈如何?
如果類似的工作A公司給的報酬遠比自己公司高,為什麼?
我有沒有他們缺乏而關鍵的能力?如果衡量後十拿八穩後不防試試。
我有興趣的部門,工作,和我目前的交集為何?有沒有一些協同專案讓我能試試水溫,
並且對關鍵人物表態我有興趣,以後需要人的時候會先考慮到妳。
再到了下一個階段,換工作是製造機會,尋找合作夥伴的過程,先打住。
在海外工作一段時間後,共事的印度人做球功力一流,都沒在客氣的,會開門見山的說:
我想做你現在做的工作,我要如何能做你的工作。而且會很積極的參與你的專案,
如果是同樣的資質能力,要不想到這麼積極的他們都很難。
每個人適合的路徑不一樣,參考就好。
也一定會有更適合你(妳)自己的節奏
人生盡其在我,保持思考,享受過程,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