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智慧製造浪潮 尋人才成挑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5000750-260303
伴隨工業4.0、中國製造2025趨勢巨浪襲來,兩岸企業轉型升級因應已成必然。中達電通副董事長尹鏇博24日說,當全大陸都在推智慧製造,過去人力有基本學歷很快可上手操作機台,但如今講求「人機協同」,數以萬計的智慧機器手臂,操作難度更專業複雜,也同時需要大量人才。台達機電事務群總經理劉佳容也說,智慧製造需要的是跨領域的專業,不光只懂電子、機械或網路等單一領域,這其實才是最難的。
觀察台商因應智慧製造,劉佳容表示,大型電子科技業大多都有動作,只是各家方式不同。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因應這波智慧製造轉型確實不容易,除過程中內部人才稀缺不好找,前期資本投入也不是筆小金額。尤其部分公司利潤不高,或過去較少投注研發會更顯困難,還要面對股東的態度。
另從企業因應之道上,劉佳容認為,智慧製造是龐大工程,沒有公司可以獨力完成,因此跟其他企業包含設備商等合作是必然,換句話說,就要建立自己的「生態合作夥伴」。
學生思維沒有限制
實際上,台達也早早看到智慧製造趨勢,以24日開幕第4屆台達盃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為例,當初第一、二屆競賽主題各為「發現能效高手」、「發現控制高手」,但從去年題目已連2年訂為「發現智造高手」,甚至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都是相同主題。
其實大賽過程中也讓台達獲得許多,除了在智慧人才尋求上,有些參加台達盃的學生,之後也投入台達擔任應用工程師外,尹鏇博說,由於學生思維沒有限制,有時也會打破業界既有思路,對台達推進自動化設備有所幫助。
仍需克服設備進口
大陸積極迎向「中國製造2025」,尹鏇博認為已是大趨勢不可逆,現在看到大陸領導層提及陸企經營,都正迎向自動化、智慧化,認為大陸將藉此帶動整個國家產業升級。
但尹鏇博也指出大陸仍需克服設備進口問題。目前多數智慧製造設備、理念都由國外帶入,大陸原創性設備、設計偏少。以去年大陸使用機械手臂超過10萬支為例,有7成依靠進口,本土生產僅2萬多支,代表後面有很大的市場要去提升。
(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