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克(6131)昨(19)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由總經理張弓弼代表出席,張弓弼指出,有鑑
於安控市況不佳,不堪大陸削價競爭,為免愈做愈賠,悠克今年第二季已先行出售中和廠
,現仍在有計畫的降低安控營收中,至於會否正式退出安控業?悠克坦誠,非常有可能。
擔心安控市況不佳,悠克於民國103、104年引進策略聯盟夥伴進行轉型,擬朝飯店業發展
,並為此委託經營尊龍、舜鈺二家公司,結果成效不彰,去年第一、二季已正式結束經營
,連帶舊有的策略盟夥伴也出清持股,淡出公司經營。
經營權重返舊有經營團隊的悠克近期在尋覓第二次轉型的機會,為備足銀彈,悠克甚至將
中和廠予以出售,經查總出售金額為14.5億元,處分利益估為2.2億元,張弓弼強調,處
分利益已全數認列在今年8月,EPS貢獻估為2元,在業外挹注下,預期悠克不單第三季可
望轉虧為盈,就連全年也可望出現獲利。
悠克自去年開始調整財務結構,並持續縮減安控業務,悠克指出,今年上半年來自安控的
營收挹注僅剩下2100萬元,不過在陸續處分閒置資產、降低存貨以及償還負債後,負債比
持續在降低中。
悠克特助陳立濬指出,悠克前幾年的負債比大致落在20%至25%,惟經持續償還公司債以
及銀行借款後,上半年帳上現金仍餘4千多萬元,現在加上預定在第三季認列的處分利益
,帳上可動用資金還有11億元可資運用。
不過,現在滿手現金的悠克並不急著進行投資,張弓弼指出,受限於胖達人條款,公司必
須等到明年第一季末才得以做營業項目的變更,所以對未來如何轉型,目前還在研議階段
,尚未有結果出爐。就算有,也不方便對外公布。惟遵奉「現金為王」的張弓弼透露,已
有不少公司上門尋求合作,未來悠克應該會愈來愈好。
據悉悠克旗下負責研發的遠程國際旗下一百多個研發人員,現已轉任亞旭電子,現悠克來
自安控的營收,僅剩下維修和零件出售等後續客服而已。
(工商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020000256-260206
作者:
feng77 (77)
2017-10-21 13:29:00強的晶睿被收購,弱的優克收攤,還在撐的還有奇偶, 陞泰,彩富,但是大勢已去 ...
作者: windlll (我要工作阿) 2017-10-21 12:32:00
海康便宜,但大不大碗不知道
作者:
nazikimo (去屎吧!!)
2017-10-21 12:03:00我想因為中國市場大,加上中國政府刻意扶植,如海思的晶片,上下游一條龍,所以台灣廠商成本相對高出許多,市面上充斥大陸製造的,獲利當然降低,慢慢就退出市場
作者: woulin (woulin) 2017-10-21 09:09:00
安控業被中國打趴了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7-10-21 10:10:00大華海康裡面都是?
作者:
dufflin (怨憎會 愛別離 求ä¸å¾—)
2017-10-21 10:13:00慘
作者:
headiron (River)
2017-10-21 10:39:00安控業這幾年真的很慘
作者:
eason77 (eason)
2017-10-21 10:40:00很多產業都打趴
作者: NSYSUEE (Monkey) 2017-10-21 10:56:00
vivo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7-10-21 11:17:00台大替代役吧 XD
作者:
Sana (靜止)
2017-10-21 14:12:00彩富第一?我笑了
作者: Cpan117 (Orange) 2017-10-21 15:26:00
然後一狗票轉型做smarthome 結果根本沒量
作者: xmanhman (johnsmith) 2017-10-21 15:35:00
弓弓弓弓
作者: woulin (woulin) 2017-10-21 16:25:00
某人可能講錯了,最強的是晶睿,創始員工都是台大的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7-10-21 19:59:00類似的東西多了,中低階的東西就是由掌握市場跟通路的勝出這種事情不是已經上演過很多次了嗎
作者:
tiku123 (興奮)
2017-10-21 22:27:00大陸海康最便宜一隻600.你打得過嗎?600台幣
彩富 呵呵 早就被打趴了好嗎 台灣都剩下小廠等倒而已海康主機一年出貨量 台廠10間以上也打不過好嗎海思配海康大華中興 台廠除了標案其他可以去玩沙了
作者:
smisfun (Lin_Ah_Ma_Le)
2017-10-22 01:38:00海康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科科
其實還是有拒絕用大陸ic做成監控的廠商,有些用戶有安全疑慮。這個也許是附加價值
作者:
whizz (澄)
2017-10-22 18:07:00世界最強的被canon收購 台灣最強的被台達收購剩下的小弟只能說時間上的差別而已
作者:
skymatiz (chung)
2017-10-22 19:24:00只會拼價格,當然會輸,不懂的團體戰,不在跳出只有代工思維,結合優勢去打戰,只會越做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