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wicm (WhyMe)
2018-02-22 23:01:50※ 引述《KILLE (啃)》之銘言:
: 昨天在矽谷這 與一待卅年的前輩聊到這問題
: 是這樣的:
: 這的創投 會給想創業的人一點錢
: 額度就差不多兩人兩年廿萬鎂
: 也就是一人一年五萬 扣掉有的沒的
: 一人一年拿到是4W2-4W5之間
: (4W5不要以為很高 這物價是台北三倍 房租是六倍)
: 而創業團隊中 只有1/5可以成功賣掉
: 賣掉也沒多好 就一百萬收購 創投先拿走百分之五十
: 所以一人可分25W ,也就是一年拿 12.5W
: 而市場價 剛畢業是8W,十年經驗,15W不算很高
: 總結來講 是大多數人:
: 成功 : 平均一年拿17W5
作者:
Eric0605 (我還有點餓)
2018-02-22 23:09:00推 差不多就這樣惹
作者:
squard (sun)
2018-02-22 23:14:00現在創業的環境又不像郭董那時候,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你看現在的大老闆都是郭董那時創業的,誰說台灣沒有創業的風氣,只是要在2018年要創業更困難而已
作者:
cat0429 (momo)
2018-02-22 23:17:00應該不只年輕人啦! 其實連投資者也是確定要有賺頭,才會投入資金
作者:
gj942l41l4 (米食主義者)
2018-02-22 23:31:001的最後一段是關鍵 台灣比較保守 美國流行美國夢這不只說年輕人 包含投資者、以及企業老闆年輕人本身教育保守、投資者選擇風險趨避、企業主又只看學歷年資不看創業經驗 想創業者變得進退兩難在美國創業失敗不會賠掉三年年資 在台灣會
作者:
francej (~~~~)
2018-02-23 00:02:00憑良心講矽谷Stanford,Berkeley等級的人才水準是也比
台灣實質上是政商計畫經濟,何需創業,有科專管道實際點
監督很不到位,科專和政府口號公股營行搬錢還比較吸引人
作者:
gj942l41l4 (米食主義者)
2018-02-23 01:06:00卻實台灣實質上是計畫經濟...
鴇鴇處長表示:乖~別創業~鴇鴇來者不拒,鴇鴇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