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tisme (不受愛眷顧的人)》之銘言:
: ※ 引述《mkm000111 (米)》之銘言:
: : 小弟是某技職龍頭大二機械系生
: : 大三開始準備要修專業選修了
: : 修滿某一類課程可得該系列課程的學程證書
: : 想問問選哪組出路比較好
: : 1.精密製造
: : 2.模具設計與製作
: : 3.綠能與材料
: : 4.熱流與能源
: : 5.系統設計與控制
: : 6.半導體與光電
: : (選擇哪個學程 跟研究所要考哪組沒關)
: : 然後講一下個人的狀況...
: : 熱流跟材料應該是不會考慮
: : 個人應該對1.2比較有興趣
: : 但應該很多人會叫我選5或6
: : 小弟對電方面比較陌生(這學期電子學快被當
: : 若選5.6 可能面臨延畢
: : 我該咬牙撐一下選5.6 還是選擇比較安全的1.2呢
: 分享自身的經驗
: 本身4大機械 電控
: 同學的走向大致幾條路
: 1. gg
: 2. 家裡傳產事業
: 3. 傳產就業
: 4. 出國讀碩博,進國外大廠
: 5. 豬屎屋韌體
: 6. 系統廠機構
: 7. 公職
: 我自己是走5
: 一路走來,因為不是cs背景,需要付出許多努力
: 求職來說,不是CS
: 進軟韌體難度就比較高,
: 畢竟主管有CS選,何必選機械背景。
: 我是研究所題目與產品相關,
: 幸運進了一家豬屎屋,再用工作經驗轉別家
: 工作上面,
: 要用自己的時間自學,
: 基本的coding能力
: 版本管控
: OS相關知識 Linux rtos
: .....所有工作要用的工具,都是學校沒學過
: 需要自學
: 雖然說豬屎屋工程師本來就要持續學習
: 但是比起隔壁cs背景,就必需要補足一些背景知識
: 如果讓我重來
: 我會選擇轉CS
: 如果你是在學中,建議先確立自己想走的路
: 如果想進gg
: 就多修一些微機電的課,
: 未來比較有機會走到製程或rd
: 如果想做軟韌體
: 就去修cs相關的課
: 選好研究所的老師跟研究方向
: 成積搞好,提升你求職競爭力
: 這是轉系之外的其他方法
我也分享一些我的經驗,畢業於公館大學機械所系統控制組
大部分的同學都去了原po說的那幾類,很大比例都是機構工程師
有一些在傳產發展,設計汽車 飛機 輪胎 引擎等等
有電控或是寫過開發板的人容易轉到韌體工程師
有robotics背景的人比較容易轉到ML AI Computer Vision相關
我個人是走 4.出國在念一個資工碩士
當初會走系統控制組是因為覺得這組比較好玩,可以設計機器人,然後我也很幸運
的研究所圍繞著機器人打轉,第一份工作也因此就是跟機器人設計有關,很多我的
同學也都去做機械手臂或是自動化設備等
在技能樹上,研究所主要著重於機械設計跟軟硬整合,第一份工作則包機器人結構
設計,也包機器人韌體開發。因為有這些經驗,我開始轉向專研單晶片開發,並開
始想往韌體工程師這條路走。後來漸漸發現學得始終不精,且參加很多meet up聚會
發現跟別人談話的時候專業的東西缺的還是很多。因此就決定出國念資工碩轉領域。
機械轉資工,一定要付出很多代價的。在出國前我去清大上了資料結構 演算法 雲
端程式設計 雲端資料庫等課程,這些都是為了要底免或是銜接國外課程而先自修。
出國前我也藉由我有程式開發跟robotics經驗去找了跟機器學習相關的工作,讓我
在國外就業的時候比較有競爭力。事實證明有沒有這份工作差很多,我在美國求職
時,國內的機器學習經驗跟出國後的暑期實習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經歷。沒有這些,
找工作會非常困難。英文的考試還有到美國後的語言問題都是必須另外克服的。
給對於有些想藉由出國轉領域的朋友,出國就是一個賭注,雖然碩士畢業後薪水可
以直上到年薪90k~130k美金,但出國的留學貸款,還有能不能在美國留下來,美國
找工作的人脈建立,或是各種金融海嘯或政策變卦都是很大的變數。能做的就是
先把自己準備好,把英文準備好到足以面對面試,把履歷準備好到至少可以拿到面
試機會,把leetcode先刷好就不會面試被問問題直接掛在白板上,接下來出國也沒
啥好選的,時間會逼自己忙碌起來的。我身邊很多像我一樣32歲才從國外碩士畢業
甚至還有35歲才畢業的,一切規零在新的領域出發我並不覺得不好。我反而覺得,
從機器人出發,很硬很硬到現在在做ML相關的很軟很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重點
是自己要對的起自己的選擇,而且不要遺忘或拋棄自己的機械背景,我們要了解如
何利用自己有雙領域的實力來發揮更多的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