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危機!年初至今已有300位台灣資深工程師跳槽中國半導體廠
國際財經
分享文章:facebooktwitterfacebookline
王子承2018-09-06 08:22
小中大
對許多台灣工程師來說,去中國工作似乎是一個無法拒絕的夢想工作。(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Laskowski)
中國重金挖角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已經不是新聞,《路透社》近日再爆出中國開出的待遇,是台灣人無法拒絕的夢想工作(Dream Job),「很多人表示在中國3年賺到的錢相當於在台灣工作10年賺的錢。」
這位曾在聯電工作的台灣資深工程師被挖角到中國國企半導體公司,現正在中國華東的一間晶圓廠當主管。雖然這位工程師拒絕透露他的薪資,不過他表示中國僱主要求他工作5年,會以6折優惠提供他住處,並且加薪50%。
在上週也傳出台積電資深工程師在面試完中國上海華力微電子公司(HLMC)後,回到公司馬上開始列印台積電包括16奈米、10奈米製程等多項機密文件,最後新竹地檢署依背信與商業秘密法罪嫌將他起訴。
對此人力資源公司智理管理顧問林經理(Lin Yu-Hsuan)就表示,台灣人才很難抵擋來自中國高薪(例如中芯)、高職位的誘惑。智理管理顧問表示,今年至今約有300名台灣資深工程師跳槽中國半導體廠,自2014年中國成立高達220億美金的半導體發展基金以來,已有約1000名台灣工程師前往中國。
中國半導體行業缺人才
由中芯創辦人張汝京(前台灣世大半導體董事長,世大在2000年被台積電購併)在青島創立的芯恩(SiEn)內部人士就對《路透社》指出,芯恩招來的120名工程師中,高達三分之一來自台灣,這位人士表示,芯恩不缺錢,缺的是人才。
中芯是由美籍台灣人張汝京在中國創立,還挖角了從台積電跳槽到三星的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梁孟松,目前中芯正在衝刺14奈米製程,預計未來將挖角更多台灣半導體人才。
中國極度仰賴進口半導體,據中國海關署數據,2017年中國進口半導體金額達到2601.4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14.6%,根據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自己的統計,中國半導體在市場上的自給率不到2成。
因此,未來半導體自給自足是中國的國策,也是2025最重要的重點,不過根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至2018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現有人才約需要40萬人左右,人才缺口約有32萬人。在人才存在大量缺口下,從海外輸入人才成了中國半導體公司重要的門路。
海外併購受阻 中資改挖角台積、聯電、華亞科
中國強力發展的半導體產業,美國也是看在眼裡,其實從歐巴馬政府開始,美國就開始嚴防來自中國的併購,2015年CFIUS否決了福建宏芯基金併購德國半導體公司愛思強。2017年,川普也以國安為理由,否決有中國資金背景的峽谷橋樑資本併購美國萊迪思半導體的交易。
而韓國、台灣和日本也紛紛拒絕了中資半導體公司的併購,自此中國「化整為零」,改為採取挖角外籍人才、國內合併的方式發展半導體產業。
過去這一、兩年間,台積電、聯電、華亞科等半導體中、高主管有不少人出走到中國,誇張到中國甚至出現了半導體學校,福建「芯華集成電路人才培訓中心」校長就是新竹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中芯創辦人張汝京也在上海創立了中芯學校,專門為中芯的員工設置。
外企在中陷入兩難
但目前盤據中國內需半導體市場的企業仍舊以歐美的半導體企業為主,2017年高通、博通等美國2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有37%的營收都來自中國,而根據市場調查公司Gartner,2017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沒有一間來自中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的政策顧問表示,許多地區型的投資公告都很慘淡,有些項目也不會實現。 中國政府已經著手開始將600家國有小型半導體製造商(大多虧損)整合到大型的半導體公司中。
對於渴望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半導體公司來說,也是陷入兩難的局面。進入中國設廠很有可能導致技術外流。中國半導體公司清華紫光集團就在台積電宣布花費30億美元在建立南京廠後,馬上就跟進投資300億美元,在南京建立IC國際城,據《鏡傳媒》記者觀察,紫光工廠距離台積電南京廠不到1公里。
《日經》就分析此舉是為了挖角在南京工作的台灣人才,《日經》認為紫光將會是台積電在南京蓋廠群聚效應的最大受惠者。Gartner的分析師 Sheng表示:「外國半導體製造商可以幫助中國培訓大批的工程師,這些工程師未來就可以留在中國公司工作。」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1642?utm_sourc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