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過台商跟外商,分享一些個人的淺顯看法,相信版上很多高手可以更深入分享。外商幾個點我覺得可以看的有
1. 成果導向,出來數字不行,位置再高都危險。當然這一方面也可能陷入KPI迷思。重點是,要鬥贏也要拿出數字來,不是只單純看誰的人馬
2. 快速決策。組織比較平行,權力下放比較多,不需要什麼事都要上級核批
3. 升遷快,可能不到40就是director,相對加速人材流動與想法創新
4. 對的地方願意花錢,不會整天想省錢,用工程師的effort去填補小錢可以處理的事情。例如現成軟體1-200萬就直接買下去,不會想凹工程師重新發明輪子,因為覺得工程師貴
5. 每個成員都有表達"厲害"的意見的義務。都不表達會被看不起,考積會QQ, 逼你認真思考
6. 如果在灣區的外商,貼近產業核心,要跟供應商,客戶的高階技術人員面對面討論容易
台灣就是想要吃大鍋飯不過外商也要看是小公司還是大公司
不過表達意見要如何判斷價值,畢竟對的可能多數人沒想通也可能變錯的?
作者:
nikolas (你花多少時間?)
2018-09-13 15:21:00如果一家公司都支持錯的想法 那它有可能成為一級公司嗎?
作者:
snakeeyes (路飛比魯夫好聽耶~~)
2018-09-13 15:59:002未必 真正大外商的組織也是很不扁平 常常回覆慢
通常如果整間公司的程度沒太差應該還是分得出來好意見跟不好的意見如果對的意見 大家都覺得錯 公司有點危險回覆快慢有很多因素 外商很現實 有單回覆都馬很快我覺得差異是在 可能一樣的回覆在一些台商需要課級部級review才能回外商可能一個資深工程師就可以決定 直接回
作者:
qmqmqm 2018-09-13 17:34:00因為很多外商是買下台商 所以骨裡還是那套而其實很多大型外商都難逃台商化而真正的純外商通常在WW影響力又低
這篇大致正確,外國人要鬥,最終還是看績效台人的鬥,87%是靠人情拉關係,沒績效也能鬥贏的.
欸,買台商那種,除非連課級都換一半主管,不然我是沒有放在本篇的目標討論群
作者:
HiJimmy (å—¨ å‰ç±³)
2018-09-13 20:12:004.在台灣中小企業是看不到的,只看要花多少錢看不到花了幾年能回本開始省錢
我們公司會願意花個10來萬,丟我去美國聽個三天研討會,回來也不用寫報告,也不用整理內容跟老闆報,我以前在台商這種都摳的要死去個研討會回來又是報告又要開班奇檬子真的差很多
作者:
ps0grst (水循環)
2018-09-13 22:10:00所以聽研討會或上課什麼的都不用報喔,羨慕,有時不見得有內容可以分享,還硬要擠出報告,實在很累
作者:
qmqmqm 2018-09-13 22:14:00我覺得研討會根本浪費時間 要是跟一堆oo一起倒不如留時間給自己研究還比較快特別是很多都狂打高空我以為來到headhunter聚會
不用報阿 看到有趣的跟老闆哈拉就好 沒有就不用談不過國外一般都包高級飯店加每天晚宴 爽阿!看看人家秀新東西也滿好玩的阿 就體驗體驗這樣我覺得重點是真外商公司願意花錢在員工身上啦
作者:
qmqmqm 2018-09-13 22:37:00我指如果你是presenter/speaker的話 純粹去聽的話當然沒差
作者:
Linvail (...)
2018-09-14 22:36:00跟我看到的差不多 主管職變動真的很快 常有人上上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