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xcvxx (zxcvxx)
2019-05-14 09:32:06直接空氣捕捉CO2技術,SKH「機械樹」成本低於100美元能否成功?
http://bit.ly/2VlIDub
總部位於都柏林的一家新創公司計畫在美國安裝「機械樹」(mechanical trees),以吸收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這可能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直接空氣捕獲」行動,進行
清除大氣中造成氣候變化的CO2氣體。
該技術的發明者Klaus Lackner也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機械樹」又高又細、像樹
一樣吸收二氧化碳,在「機械樹」安裝了類似過濾的零件來吸收二氧化碳。該設備利用風
力將空氣吹過系統,而不是用能源密集的機械裝置。
矽王國控股公司(Silicon Kingdom Holdings;SKH)表示,在亞利桑那州進行了為期兩年
的成功測試後,該公司將在一年內建造1200個碳淨化金屬柱,希望以比其他方法更便宜的
成本收集二氧化碳。這足夠每年吸收近8000輛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SKH預計為期兩年
的試點(可能在加州),一年捕獲約36,500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每年行駛近7,750輛車。
聯合國在去年(2018)一份報告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災難性水準以下,逐漸增加推動碳捕
集(carbon capture)技術。雖然從工業設施和發電廠捕捉二氧化碳已有幾十年的商業歷史
,但直接從大氣中捕獲空氣的「直接空氣捕獲」是一個新興領域,只有少數企業參與其中
。
直接從空氣中捕獲CO2技術,到目前為止,主要有三家公司,瑞士公司Climeworks與加拿
大的Carbon Engineering和美國的Global Thermostat公司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這些公司對捕獲的高濃度二氧化碳進行壓縮,然後再出售用於工業應用,包括製造碳酸飲
料、生產燃料和提煉石油。
雖然直接空氣捕獲的高成本一直被視為擴大技術規模的障礙,但以純二氧化碳來說,SKH
的成本低於每公噸100美元,頗具市場關注力。
雖然,SKH並未提供有關試點建設費用的資訊,但該公司表示,正與航空、能源、食品和
飲料行業的一系列潛在客戶進行戰略合作的討論。
作者:
eason77 (eason)
2019-05-14 10:49:00我們有排放CO2技術剛好可以互補
作者: gunny2205 (阿巴喇GG趴拉趴拉) 2019-05-14 10:52:00
感覺不錯 推一個
作者: qwe172839 (你何不食屎) 2019-05-14 11:04:00
氣體捕獲後又拿去再利用 最後還不是回到大氣
作者: jjvh (官人) 2019-05-14 11:46:00
我一直懷疑這種東西是不是騙人,跟那個美國矽谷的疾病檢測一樣
作者: kevin8696 (kevin8696) 2019-05-14 11:50:00
三樓問號,但好奇製造消耗多少CO2
作者: qwe172839 (你何不食屎) 2019-05-14 12:11:00
這種技術最後也只是商業化 完全無法達成氣候目標文章跟這方向做聯想 但是該怎麼做到封存才是重點
作者:
Merkle (你在想奇怪的東西齁)
2019-05-14 12:15:00提煉石油的成本不知道多少
作者:
j821005 (j821005)
2019-05-14 12:19:00捕捉後又拿去用 對於減少碳排放可能真的沒啥幫助啊 三樓說的不無道理啊頂多維持現有碳排放 無法改善
作者:
eyb602 (幻忽飄隱)
2019-05-14 12:24:00還是要和種樹來比較吧
作者:
ziggyzzz (觸手與蘿莉阿斯)
2019-05-14 12:28:00等於是把你造這些原料排出的co2吸回去而已
作者: s1an (vul3m4) 2019-05-14 12:37:00
還是多種樹吧
製作這個和使用消耗的能源會產生多少污染和碳排放..
作者:
z955018 (ㄚ軒)
2019-05-14 12:51:00純co2才有100美元的成本,你在室外是能有幾趴的co2啊?
作者:
noTrain (一言不合就開戳)
2019-05-14 12:53:00雖然是吸回去,但是這樣至少不會額外增加碳排啊?如果不吸回去只能慢慢等自然吸收,長期來看還是有意義吧?
作者:
disyou (暖心)
2019-05-14 12:55:00為了做這個設備排放更多CO2
看板上一堆酸民,技術剛出來本來就還要改進,誰一開始就飛到宇宙?
作者: qwe172839 (你何不食屎) 2019-05-14 13:11:00
別傻了 連維持都不可能 基本上不管CO2來源從哪幹來本來的最終流向還不是大氣 氣體化工廠對付產廢永遠都是直接排放 因為製程穩定後幾乎是無本生意
作者:
JRD (傻了~~~)
2019-05-14 13:38:00ㄎㄎ 沒人一開始就是酸民 只是最近太多這種騙人的科技了
作者:
love1820 (新竹貢丸好吃)
2019-05-14 13:57:00照這邏輯人最終都要死,活著幹嘛!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9-05-14 14:53:00使用核能才是救溫室效應最重要的能源不過本來綠能就是玩假的 騙錢 讓財富轉移的工具每產生一度電 核能的CO2 排放是天然氣的1/100每天在喊世界要毀滅了 然後狂燒天然氣 就騙小朋友用的如果地球真的10年後要達到毀滅的臨界點 早就全球改用核能會信這套的三歲小孩 還真的滿多的
作者:
ilgnit (胖丁)
2019-05-14 15:33:00快被三樓笑死
作者:
xsoho (solo caffe)
2019-05-14 15:58:00你只要有消費就會製造大量二氧化碳
作者:
avgirl (~單身純情Big肥宅!!!~)
2019-05-14 16:05:00多種樹多種樹多種樹多種樹多種樹多種樹多種樹多種樹各國政府為了發展砍一堆樹再來去思考解決CO2過剩的問題
作者: EeePC901 (易學、易玩、易攜帶) 2019-05-14 16:19:00
可口可樂要買技術這樣以後就可從空氣打CO2到可樂裡面
作者:
xsoho (solo caffe)
2019-05-14 16:41:00多種樹根本沒用,這幾年森林面積大量增加,但消費市場也大量成長,商品、汽車、航空、海運等等暴增的CO2更多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9-05-14 17:01:00那只好多種更多的樹(?)
作者:
j022015 ( ˊ ﹀ˋ)
2019-05-14 18:41:00透膜壓縮機不實用 空氣流動性過大
作者:
x52013 (想不到要取什麼)
2019-05-15 03:52:00效率不如種樹?
作者:
topic (笨蛋)
2019-05-15 15:07:00與真樹差異在哪?這包含後續維修費用及效能衰退,費用及成效比例短期及長期比較評估為何?
作者:
newest (C'est la vie~)
2019-05-15 15:39:00多種樹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