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醫療體系基本上就是cover有錢/有工作保險的人,
如果是屬於這兩種category, 一般狀況或是preventive care
品質應該是略勝於台灣。但緊急狀況之前有聽過不好的案例,
了解不多所以無法做系統性的比較。
但有個部分上面講美國工作附帶的醫療保險好的人都沒提到的,
就是價格/保險coverage的不透明,如果是一般狀況,
你可以上網找找資料、問問公司同事、找習慣看的醫生,
或找學校/公司附設診所來確保價格和coverage,
但如果在突發狀況之時無法蒐集完整的資訊,
在保險network裡的醫院, 就診醫生卻不是保險coverage這種場景
並非不可能發生, 就診的費用就更不用說,
在看到帳單之前你是不可能知道要花多少錢的。
對普遍民眾來說, 美國的醫療體系更是糟糕的,
天價的帳單就不用說了, 很多救命長期服用的藥許多人根本買不起,
美國人為了買藥過境到墨西哥去, 包了一大桶回來,
這連新聞都報過。
所以Medicare for all, 像台灣一樣的single payer system
才會是那麼多美國人夢寐以求的健保體系。
當然啦也有很多健康狀況良好,工作待遇優的人
覺得自己工作附帶的保險超棒,
所以共和黨才有辦法講那些什麼要保留選擇權市場競爭的屁話,
你價格都看不到有個屁選擇權,選也是公司幫你選好的,
說到底這樣的系統就是確保醫療資源優先/集中服務有經濟能力的人,
所以連Obamacare也必須保留私人保險,它能做的充其量也只是
用政府的補助和強制保險的規定確保剩餘的醫療資源
能夠讓剩下經濟能力沒那麼好的人能夠取得。
所以在美國生活,當你有一份好工作的確可以享受到上面人說的爽處
但基本上你的所有享受都是和工作掛勾的,
一但沒了工作,醫保、房貸、甚至日常生活所需馬上都會是問題,
生活成本畢竟高出台灣太多,而且在你還沒拿到身份之前,
甚致拿到身份之後,我都很懷疑社會安全體系美國是否能跟台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