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N+1非7奈米、預計2020年底先有限量產
https://bit.ly/39LzTEL
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2020.4.2發布了2019年報,營收31.16億美元,淨利潤為2.347億
美元,同比增長75%。其中,14nm製程在2019年底量產,並貢獻了1%的營收。目前,中芯
已開發了14/12nm製程技術平台。
在年報會議上,中芯國際表示N+1製程的研發進程已進入客戶導入及產品認證階段,中芯
表示今年(2020)底會先有限量產N+1產品。也就是說,2020年底中國半導體有機會朝向先
進10奈米以下邁進。目前,全球僅有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等三家半導體晶圓製造廠進入
10奈米俱樂部。中芯國際企圖擠進10奈米以下俱樂部,還差最後一哩路。
中芯量產的14nm製程可滿足國內95%的晶片生產,14nm產能2020年底將達月產1.5萬片晶圓
,之後就不會大幅增長了。隨後,將轉向下一代製程,就是N+1及N+2代FinFET製程。
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曾公開了中芯國際N+1、N+2代工製程情況,透露N+1相比於14nm性
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63 %,SoC面積縮小55%,之後的N+2性能和成本
都更高些。
外界認為,中芯國際的N+1代工相當於台積電的7nm製程技術,不過中芯國際隨後澄清說,
N+1是中芯國際的內部代號,並不等於7nm。因N+1跟業界公認的7nm在性能上有所差距,僅
達20%的性能不如業界的35%性能提升,但其他指標差別不大。
中芯國際表示今年(2020)將試產的N+1 FinFET,將不採用EUV技術,同時預計明年(2021)
才能正式大批量產。其實,中芯國際已投資1.2億美金向荷蘭ASML半導體設備廠訂購一台
EUV極紫光機,卻因受制於「瓦聖納協定」出口管制高科技設備,至今仍無法交付。推測
,若順利的話,中芯預計N+2 才會啟用EUV 製程;可能也是因為EUV未到,使N+1性能無法
得到如7nm般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