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醫生和工程師的距離

作者: wwwson1256 (wwwson1256)   2020-05-25 16:58:24
大家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量的問題?
台灣醫學系會頂尖就是因為限量,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讀,僧少粥多頂尖的人才願意拼,整
體素質提高
如果台灣的電子、資工只保留4間學校(台清交成)有,其他不准開
肯定也能跟醫學系一較高下
可是事實就是機乎每間學校都有開電子工程、電機系、資工系,每年光研究所畢業的就多
少人了
這樣的下場就是供過於求,資方有太多可以討價還價的空間
台灣如果想要把科技業提高一個檔次首先就是學生限量,只限台清交成可以開電類系所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20-05-25 17:00:00
你想多了 沒人賺外匯 醫生薪水也會一起崩
作者: soulboy330 (soulboy)   2020-05-25 17:09:00
以前沒健保 台灣科技業也才剛發展還沒起來的時候 醫生薪水就很可怕了好嗎。張洪量說他當年 畢業兩個月就可以賺一間台北房 工作突然覺得失去人生目標。才跑去當歌手 當牙醫賺到很無聊每天下班都去舞廳玩到快早上睡三四個小時再去上班
作者: FlyingShark (鯊魚鯊魚天空飛)   2020-05-25 17:09:00
推個 讓學店生崩潰嘻嘻
作者: soulboy330 (soulboy)   2020-05-25 17:15:00
有總量管制當然有保障。有的國家爛開醫學系醫生也很慘。現實就是台灣醫生普遍比工程師好現在不少科技公司的規模 是萬人以上的等級。如果台灣真的只剩四間學校出工程人才。台灣科技公司應該很難在世界上跟其他公司競爭
作者: tomatobus   2020-05-25 17:37:00
「張洪量1989年以《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紅遍中港台,但他擔任工程師的父親,極力反對他放棄牙醫每月15至20萬元的高薪。」張洪量畢業也1984了,那時候台北房子一間只要30萬?
作者: soulboy330 (soulboy)   2020-05-25 17:56:00
我是看訪談裡面說的。快四十年前可以 月收二十萬 換算成現在不知道多少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0-05-25 18:27:00
其實科技業已經有限量了,好的公司也是會挑學歷。問題在餅的分配,醫療業保護只有台灣醫生能分餅,但科技業的餅是全球分的。所以要嘛技術門檻拉出來讓別人無法分餅,要嘛創造需求把餅做大,否則公司不賺錢,你再怎麼限量也沒用。
作者: pornstar (迪克)   2020-05-25 19:39:00
平行世界?查一下就知道1990年台北市一坪都要20萬起跳了, 1985~1989月薪20萬算他買兩坪好了, 工作兩個月買台北房子?哪間房子只有四坪?唬爛前學一下Google好ㄇ?
作者: brandonroyou   2020-05-25 20:58:00
看完張洪量訪談節目,看著窗外園區嘆氣
作者: Hsins (翔)   2020-05-25 21:36:00
那是做歌手ㄉ收入ㄅ
作者: a000000000 (九個零喔)   2020-05-26 04:21:00
8X那年代房價漲很兇喔 80年代初期可能只有90的沒幾成不過那時候貸款利率超高 房子很難買
作者: Arhib (pipl)   2020-05-26 14:12:00
民國80年初 房價沒很高吧? 我爸不堪虧損都賣了
作者: maypcc (The K)   2020-05-26 19:50:00
你把工程師做總量限制,bug就解不完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