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科技版發文
說的不好話請各位見諒
如果命題是
“到底棄電資讀醫到底值不值得?”
如果是一個醫學腦的話,答案大概是it depends!
這個答案包含了理性與感性的層面
但是在追尋這個答案的過程
可能又需要用到大量的邏輯
簡單來說
棄電資的機會成本+自我實現》醫師的預期實現利益+自我實現時
根本就不適合棄電資重考醫
舉例
在1990-1999就能進業界的,如果公司有配股的那群工程師好了
(當然如果沒遇上大分紅的,看官請自己計算機會成本)
若1990棄工程師重考,再怎麼順大概2002年才可能當上主治醫師
這中間損失的12年收入就是機會成本
要靠後面40年的收入差來追
至於醫師收入,不要想開業了,大概2015年後開業都變的極其困難,
受僱醫師這20年來薪水增加的幅度不大,抓個中位數400/年好了
所以1990年的工程師 如果一切順利,在V10前沒開業,大概註定機會成本收不回來
所以剩下的差距大概就是自我實現的部分是否得到滿足
但如果不是那個黃金年代的工程師呢?
如果不會算最簡單的機會成本
奉勸還是不要貿然的改跑道
整個醫師生涯,都在算機會成本
要不要當主任的機會成本...
開刀不開刀的機會成本...
開不開藥的機會成本...
念博班的機會成本...
跳槽的機會成本...
開業的機會成本...
所以這種月經文
每次看到有人只在那邊說生物考幾分就可以上醫科
然後可能就如何如何
可能就忽略了一個問題
出色的工程師可能是個魯蛇醫師
出色的醫師可能是個魯蛇工程師
出色的工程師可能是個出色的醫師
但是不管哪行魯蛇到另外一行大概都....
(如果你看過魯蛇醫師,你大概會很懷疑他到底怎麼考上的)
所以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