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議題其實
還是要看每個人家裡的狀況
人跟人之間造成階級的差距
從來都不是勞力所得
勞力所得 一週40小時好不好
一般人能差距三倍就不得了了
但是資本利得是一天24小時
在那裡滾動
拉開每個人的差距
有人好幾套房在那收租
一堆股票 疫情來了許多人失業
但是這些人卻變更有錢了
有些人工作一個月賺個三萬
下班還要去跑熊貓
要繳房租給房東 每個月當月光族
勞力所得誰不希望高
但大部分台灣破150萬的工作
要選對行業
不然不是高壓力就是高風險
也要看工作能掌握到的資源跟人脈跟訊息
※ 引述《askaleroux (Falcon)》之銘言:
: 當然是年薪100
: 下班之後可以出去去bar
: 學習自己想學的東西 音樂啊運動啊什麼的
: 每天撥點時間寫個一題leetcode medium
: 假日有餘力有心情寫個兩三題
: Hard不然就打個weekly contest
: 工作比較忙時候就先緩緩
: 沒心情也沒關係出去玩
: 有空有心情udemy coursera開起來充實自己
: 一兩年後有題數還有實戰經驗後挑戰外商
: 200萬免輪班正常上下班還附午餐
: 沒上的話折衷140-160待著
: 一年後再挑戰
: 人生時間那麼長
: 把人生全部拿來跟輪班掛在一起
: 你很多有想法探索更多人生可能的事情
: 都需要在你還有體力
: 都要趁年輕去做
: 就是要全心全意工作
: 我看到的也是全心全意拼創業
: 為自己的事業還有未來發展性投注心血
: 全部都拿來輪班,沒日沒夜幫人家打工
: 不覺得太可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