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講得中肯,2008是個分水嶺
我是2008之後進外商的,之前也待過GG
外商裡一些資深同事和管理層蠻多是阿沙布魯學校畢業的
私立醫專畢業的也能當需要技術的manager
一個山中無大木,小草也稱王的概念
剛畢業的四大四中進來只能幫他們打雜
相比GG的副理最爛也還有逢甲
這個討論串是講薪資,不過數字都沒出來
我來分享一下所在半導體業的外商年薪吧
也給HH一點資訊,不要再亂介紹工作了
新手村0~5年經驗:110~160萬
資深5年以上經驗:150~200萬 (不升管理職的工程師就到頂了)
初階manager: 180~250萬
沒待過其他產業,不知這樣的薪資結構在外商中算哪個位置呢?
※ 引述《csfgsj (人在江湖走 那能不挨揍)》之銘言:
: 讓我這一個待過外商的老屁股來說一說吧!
: 在2008以前,台灣的外商其實是沒人要去的
: 因為那時候分紅還沒有費用化,外商的基本薪雖然比較高
: 但是沒有分紅的原因,所以總薪資還是差 本土上市高科技公司差一大截
: 所以那時候的外商,其實很好進去,加上外國人也不太認識台灣的學校
: 所以裡面其實也很多私立大學、專科、非本科系的員工 四大的在裡面已經算罕見的了
: 在2008,發生了兩件事,開始扭轉了這個狀況
: 第一個是分紅費用化,第二個是金融海嘯
: 分紅費用化 讓本土上市高科技公司的分紅配股 幾乎完全揮發掉 將薪水打回原形
: 外商由於本薪較高,又不用加班的特性,於是就成了許多人轉職的目標
: 金融海嘯 使得在美國的科技公司也開始大裁員
: 在台灣的就業市場上 也出現了一堆 原本在美國上班 後來跑回台灣找工作的海歸派
: 以上兩個因素的加乘下 在台灣的外商工作那時候就開始熱門起來
: 求職的熱門鐘擺 開始盪到外商這邊來
: 但是那時在台灣的外商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 一個詭異的現象是,有一些的外商因為業務緊縮的關係 在台灣裁員
: 另外有一些外商 因為成本考慮的關係 將某些在美國的部門搬到台灣來 所以在台灣增
員
: 總之 那時的外商 在種種因素的交織衝擊下 也開始改變了 姿態越來越高
: 從剛開始的「好進待遇高」到「好進待遇普普」一直到後來的「難進待遇普普」
: 個人以為 當台灣外商從「好進待遇高」轉變到「好進待遇普普」的時候
: 就不值得去了 更何況是「難進待遇普普」
: 因為對我來說 去外商唯一的理由就是待遇
: 因為除了待遇之外,在台灣的外商上班 其實是沒有什麼發展性的
: 外商畢竟是外商 外商的營運核心 畢竟還是在外國
: 台灣只不過是個分支單位 職缺的內容少 而且做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邊邊角角的工作
: 升官不容易 吃力不討好 還有種族歧視的問題
: 外商經過了這10年的滑坡 現在的外商早就不是當初的外商
: 外商不再是輕鬆高薪的代表 早就沒什麼好去的了
: 我猜這兩年的 TSMC 大招人 將是壓倒外商神話的最後一根稻草
: 求職的熱門鐘擺 將再次開始盪回到 本土科技業這邊來
: 以上這些 是一點點簡略的看法
: 當然還不足以代表整個外商的全貌 2008 到現在 其實還有
: 智慧手機崛起的因素 本土IC打敗外商IC的因素 AI及電商的因素 陸資的因素 在裡面
: 這些都還沒有提到 以後有機會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