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wnewcow (紐牛)》之銘言:
: 各位年薪300萬前輩好
: 本人剛進GG製程整合的小菜雞
: 主要N4X
: 剛進公司沒多久 感覺很多東西要學
: 想請問各位前輩 整合大概需要多久時間
: 才能把所有該學的該會的摸熟
: 真正成為一個專業的整合勒?
認真回一下文,我覺得整合明明就很專業啊!!!
還是是我自我感覺良好XD
這邊是Mature FAB的整合
可能有點中英夾雜請見諒…
[前三個月]
1. 背flow,mature FAB自己顧就是一個tech,flow從頭到尾都要看
所以就是記flow,mask順序…學長姐也會教導一些機台過貨的特性
EX: 某種tool 是batch run,某種tool 是3片一抓之類的等等…
2. 學WAT所有pattern在量什麼,layout長啥樣,為什麼要這樣量
每一個WAT pattern 對應到的process layer 是哪道,如果fail 通常懷疑誰
因為這跟值班息息相關…
[三個月至一年]
1. 開始帶貨,自己貨有報廢就要自己查
通常先自己查一個段落問一下資深學長是不是這樣再HL出去
2. 自己的low yield 自己查…
通常這段時間會有很多瓶頸
因為對flow還不熟,反應也不夠快,跟module討論事情常常被打槍
我認為沒有隨便HL這件事情,資深module看一眼你的信覺得你打錯人
就絕對不鳥你…甚至會回信酸說沒學長教嗎?這一看就不是我的問題吧!
(大家都說整合可以亂打…可是我的菜雞時期都是被module教訓的
另外經驗也不足,蠻多case是有跡可循的
就是WAT A pattern fail +B pattern fail, 資深的學長看一眼有過經驗就可以大概猜出
站點然後破案
菜雞可能查一天都破不了案…
工作節奏又很快,常常今天看到報廢明天一早就會被review為什麼還沒查出來
在這個階段很焦慮壓力又蠻大的
3. 跟客戶開會,菜鳥時期跟客戶開會都會抖
不知道哪些該講,準備報告的時候也不懂猜題,就算會猜題經驗不足也很不準QQ
(但很難每次開會都巴著學長問說客人可能會問啥,這很需要經驗累積
常常被問了愣在那不會回答,遇到是英文開會的時候通常需要學長解救…
4. 了解自己帶的產品線
帶客戶之後也會接觸到tape out,光了解為什麼tech可以offer某些元件
客戶如果用了這個元件 flow哪裡會長不一樣,排列組合一大堆,一年的整合通常還講不
清楚
[一年到三年]
熟悉上面四點的內容,可能會開始帶大一點的客戶,幫忙解決客戶的需求
另外在養成的過程是一點一滴遇到問題,學習,記下來
像是DRC 為什麼要這樣卡,為什麼A process 遇到哪種layout特別容易fail
客戶tape out 如果想要改什麼東西能不能做,為什麼
Logic operation為什麼是這樣設計的,每一個CAD layer的用途
Technolongy為什麼是這樣演進的,為什麼不同tech之間用的機台會不一樣
這種機台優點是啥,缺點是啥,適合哪種tech使用
[更資深以後]
不只自己的整合本業,因為碰過越來越多的case,會開始記得很多recipe的設定
比如說metal ET有幾個step,CVD 每一種機台process的溫度…
PVD 機台傳送的步驟有哪些,濺鍍根據長的膜不同,通的氣體流量順序不一樣
那通的氣體跑掉的時候WAT會怎樣反應?為什麼?
開始記得一些機台重要的監控參數叫啥,查case我會先去看module的chart
可以跟module一起討論要做CIT的時候split table 要怎麼設計,recipe body怎麼改比較
好
Low yield 的時候可以給module建議怎麼改善
製程整合,顧名思義是要整合上下游
FAB裡上下游是息息相關的,常常不會只是一家跑掉導致的
所以到比較資深之後,可能可以去協調上下游怎麼改善問題
比如說CVD film 長歪了,折射率跑掉了?所以黃光才曝不好
或者是客人的layout跟客人電路的使用方式哪裡很特別所以容易fail
到這個階段只要累積的信用夠(打中的機率很高,每次說的幾乎都是對的
通常信HL出去module看到信就會開始動了
(也不需要打電話催,只需要在信裡壓時間叫他來報XD
但大概也花了3.4年去了…
我覺得整合是一個有趣的工作,要很有邏輯,然後查到問題破案
看著自己帶的產品量產,蠻有成就感…
但很累也很辛苦,養成又久…
好好的學,可以學很多東西,也可以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整合
但要先撐得下去喔,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