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I (MAN)
2022-10-23 12:31:55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98387
誰摧毀中國晶片業 複雜供應鏈才是致命武器
2022/10/23 07:36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2/10/22/phpYQ6nO1.jpg
美國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晶片限制,開啟了美國積極扼殺中國科技業大部分領域的新政策。
(路透示意圖)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試圖建立一個獨立於全球其他地區的國內半導體產業,但遭
到美國一系列限制措施,阻止獲得在晶片業務中建立主導地位所需的大部分資源。晶片製
造涉及龐大複雜的產業供應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Farhad Manjoo指出,正因為半導體的
生產鏈如此精密複雜,所以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禁令規定將成為能夠摧毀中國晶片產業的致
命武器。
Manjoo指出,半導體是人類發明的最複雜的工具之一,也是製造成本最高的產品之一。一
些晶片製造機器需要數年才能做出來,每台花費數億美元,荷蘭ASML製造全球唯一能夠為
最快晶片設計的曝光機,在過去十年中只生產了140台這樣的設備。
Manjoo引用塔夫茨大學歷史學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在最近出版的《晶片戰
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內容,揭露微晶片另一個驚人細節: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
,也是全球貿易與合作的勝利。
Chris Miller在新書中指出,典型的晶片可能是由總部位於英國的日資公司Arm藍圖設計
,由加州和以色列的工程師團隊使用來自美國的軟體設計。當設計完成後,會被送到台灣
的一家工廠,該工廠再從日本購買超純矽晶片和特殊氣體製造。並使用全球最精確的曝光
機器雕刻在矽上,這些機器可以蝕刻、沉積和測量幾原子厚的材料層。
所以,晶片主要製作至少需要由5家公司生產,即1家荷蘭公司、1家日本公司和3家加州公
司,沒有這些公司,先進的晶片基本上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然後,通常在亞洲國家對晶
片進行封裝和測試,然後再將其運往中國組裝成手機或電腦等科技產品。
美國國防部前人工智慧戰略主任格雷戈里·艾倫(Gregory Allen)也指出,美國這些規
則絕對是一個歷史里程碑。他在報告中寫到,拜登政府的限制開啟了美國積極扼殺中國科
技業大部分領域的新政策,如同以殺人為目的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