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3年我發現身邊的朋友原本沒在投資理財的,
現在都至少會買一些0050、00878之類的ETF,
誤打誤撞進入證券業,今天就來實際分享元大證的面試薪資和環境,
想要年薪百萬並且有開發經驗的同仁,可以站內履歷,
我們是台灣券商龍頭,一直推出更多元化的服務,
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工程師加入,
薪資(本人推估):
大學學歷:起薪40~42K(依據學校等級不同)
碩士學歷:起薪44~46K(依據學校等級不同)
年資一年大約:800,但有些年資太短會不被採計,一年保14個月
舉例:輔大學畢+年資6年=45K
清大碩畢+年資10年=54K
面試實際薪資計算大約差距不到1000,類似科技公司的核薪制度,用公式計算
所以常常會有一些科技業的工程師來面試,月薪一開口就要7~8萬以上,
根本不可能核給你,內部資深工程師大約5~6萬,襄理6~7萬,主管7~8萬
獎金發放制度(依據營收):
2020:15個月(143.99億)
2021:26個月(232.93億)
2022:10個月(120.52億)
2022年受大環境影響,明顯感受到獎金不給力,2023年預估還是有8~13個月。
環境:因為獎金是大鍋飯制度,以今年為例,大部分人都是拿10個月,少部分人拿8~12個月
所以很少有科技業HighLight文化,因為多努力和少努力差不到20萬,
同事離職率很低,一年不到5%,所以平均年紀約40歲,
大部分都是8~15年的工程師,所以大部分都能準時下班,
只有5年以下新人會比較多加班情況,所以是個可以待到退休的地方。
作者: hearthstone0 (普奇神父) 2023-01-19 23:43:00
能準時下班是好 但半夜會不會被oncall起來尿尿
作者: champion0922 (Evan) 2023-01-20 21:54:00
學歷是不是基本上沒救 哪怕有經驗
清楚給推!但現在4大4中碩畢就150了,少子化下可能以後的起薪只會越來越高,15年年資150我不知道有沒有吸引力,可能真的只能找到想退休的人。尤其2021是特別例外的一年,一堆人在航海跟當沖推升營收,所以這樣的營收可能不會是常態,把特例拿來做2年平均也不太適合,更不要說有點投資經歷的人都知道,早期有幾年受到證所稅的影響平均交易額一年還不到1000億,這樣是要領渣渣吃土嗎?總之還是看有沒有人想要退休吧,正值壯年時期最好還是拼一下比較划算!
準時下班講的好像是福利一樣 況且不到年資五年還要加班擺明著凹新人嘛 有夠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