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正加緊腳步追趕美國和中國在量子運算的能力
https://bit.ly/3UEoeks
量子運算成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角力戰,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歐洲到底要如何看待,甚至如何建立自己的量子運算技術,將是從全球化經貿轉變成區域碎片化的走勢中,很重要的一環。
隨著資金湧入量子運算,投資者關注這項技術在解決當今傳統電腦無法解決的科學、商業和安全問題方面的潛力。如今隨著供應鏈成為政策制定者和商業領袖的關注點時,這一點尤為重要,畢竟,供應鏈已成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根源,並在大流行期間顯示出脆弱的跡象。
Quantinuum表示,國家控制量子運算技術發展的情況將成為這一產業現象。在美國展開的量子工作受制於由多個聯邦機構管理的國家安全協議。在很多國家,量子運算技術的發展都是由國家組織來管理的,這種關注和投入的強度是一個歷史性的發展。
其實,自工業革命以來,各國在全球化的發展下,很少有產業接近在國家管理層面,以讓國家獲取競爭優勢。但是如今發生的情況,將使得技術的發展出現重疊、競爭、懷疑,並讓許多國家以圍欄、邊界和圍牆的方式在發展。這就是目前量子領域正在發生的事情。
如果這一情勢持續發展下去,在許多種可能會讓科技發展出現抵消的情況,甚至出現規格或技術不同的情況。
由於量子運算可能強大到足以壓倒現有的加密協議,因而存在重大的軍事和網路安全問題,歐洲風險投資基金Lakestar表示,量子運算有望帶來的顛覆,不僅會出現在商業領域,還會出現在國家安全領域。如今歐洲人大多在場外觀看美國公司擴大佔領主導地位的雲端運算業務,其應該警惕不要在量子運算做同樣的事。
由於歐盟將其在量子的努力分散在整個歐洲大陸,並沒有形成相互關聯的量子生態系統,且缺乏有能力鞏固量子領域的大型數位參與者,如谷歌、亞馬遜和IBM。儘管歐盟擁有與美國幾乎一樣多的量子運算頂尖大學,但美國在量子技術業務領域的人才數量卻是歐盟的兩到三倍。
歐洲風險投資基金發現,歐洲如果只是等待美國或亞洲的量子技術藍圖副本,而不是發展其歐盟產業和專業知識,將是一個糟糕的選擇。
芬蘭 IQM Quantum Computers決定建立一個量子處理器試點代工廠。最初的目標是能夠設計晶片並在內部製造,但其他新創公司卻不想涉足。其希望有更多歐洲公司能強化硬體開發方面並自力更生,這是非常重要。
Terra Quantum同意歐洲企業客戶現在應該開始建立關係和專業知識。其在瑞士的公司正在開發量子演算法,除了軟體之外,同時持續開發量子硬體。當硬體進步時,這些演算法可能會開始發揮其全部潛力。如果未來有愈來愈多歐洲公司願意投入量子運算技術,那麼歐洲才有機會在量子運算領域與美國、中國甚至日本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