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ugust2006 (好康 救台灣③下架民進党)》之銘言:
: 主因三:108課綱重素養輕計算
: 更糟糕的是,在必修授課時數減少後,也刪減了大量計算練習,然而這些計算正是後續學
: 習理工進階課程的基礎。建國中學物理科召集人賴奕帆比較,新舊課綱在高一物理的內容
: 沒有太大差別,授課重心卻有極大變化,計算量大減。
: 「理工之所以是理工,是因為我們用『科學之母』數學來解釋這個世界,而不是語言和文
: 字,」他說,計算量大減的授課方式早從國二理化課程就開始,若教學僅停留在觀念傳遞
: ,跟文科學習差異不大,會影響後續學習。
: 反思育才方向,找出適切方針
: 張耀文認為,目前太偏重普遍較淺碟的選修學習,學生被瓜分太多時間去做其他事,導致
: 學生沒有時間學好基本功,建議在自然科總時數不變的前提下,先增加必修時數,同時增
: 加物理與化學兩科目的學分佔比,不一定要與生物與地科均分。
: 不過,部份大學校長卻不悲觀。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這屆學生的確出現基礎學科成
: 績變弱的跡象,但在溝通表達與應用上卻有更好表現,展現自主學習企圖。
: 績變弱的跡象,但在溝通表達與應用上卻有更好表現,展現自主學習企圖。
: 面對基礎學科成績變差的課題,應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繼續施行108課綱精神的
: 前提下作出微調,培養出台灣未來所需要的人才。
其實我是有個疑問點 就是...
高中數學究竟要做多少練習才夠?
其實減低考試內容這點 不一定不好或不可行
因為大學數學只要走越久 實際需要計算的量會大幅減少
然後抽象的觀念上的理解 以及利用定義、定理推論出新的結果的訓練是更為重要
我個人猜想,如果一個真的有能力學好數學的人
即使高中練習的量或範圍減少
只要能有低標,能夠理解大學數學的內容
其實應該並非沒機會可以把大學以上的數學學好...
但這必定要付出比以前有過大量練習or考試內容比較多的人
更多倍的努力才能追上,甚至超越
那問題的癥結點似乎變成:
1. 你願不願意在大學後加倍努力補回來?
2. 在有限時間下,你的天分是否足夠,把過去少的在大學期間補足?
但就我過往的經驗是: 大多數人在數學和物理這兩科,都會遇過很大的挫折
這些挫折會導致很多人認為需要先在高中努力很多後 以後才不會在大學遇到更多挫折
而其實很多人在數學和物理遇到挫折時,有好的老師引導,加上足夠量的練習
還是可以達到還不錯的水準
而現在好像不少家長/老師還是抱持著: 考上好大學後就可以玩了
如果還相信這點,那前述1點鐵定不大容易實現
我們知道現在的課綱把內容減少了
所以我不太清楚如果能力和過去大部分的人差不多的情況下
現在新課綱的搞法,導致現在的學生看起來好像變差的原因就只是
練習的量少太多了?
但實際上平均的智商或是天分或是能力其實沒變
我不知道是什麼情形,還是有人有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