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成唯一漏洞?數據揭秘德約的阿克琉斯之踵
2019年02月08日 22:14 新浪體育綜合
澳網決賽當中,德約科維奇出人意料的三盤橫掃納達爾,連續拿到第三座大滿貫冠軍
,戰無不勝的德約王朝看起來又一次建立了起來。但放眼整屆澳網以及過去這半年,德約
在以西西帕斯Tsitsipas、茲維列夫Zverev以及本屆澳網的梅德維傑夫Medvedev為首的新
生代面前,卻屢屢遭遇打擊。無懈可擊的“德氏戰車”是否有被擊破的可能,《經濟學人
》通過資料分析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突破口竟然是德約被公認為最強的武器。
對陣沙波瓦洛夫,德約科維奇自這記反拍失誤起一度狀態全無
是的,突破口就在於德約科維奇的反手。你也許會感到意外,但就本屆澳網而言,先
拋開對手的發揮,德約自身的反拍表現本就不夠穩定,特別是前四輪中。從資料上看,他
在四場比賽中的反拍制勝分與非受迫性失誤之比分別為10:10、5:16、4:16、9:21(
均包含截擊與放小球)。
而在後三場較量裡,他總共只出現了11次非受迫性失誤,制勝分則達到23個,這也與
懸殊的比分形成了呼應。
決賽對陣納達爾,德約打出的一記精彩反拍制勝分
而在隔網而立的對手方面,令德約陷入苦戰的梅德維傑夫不得不提。儘管最終大比分
1-3告負,但輸球無法掩蓋他在比賽中的亮眼發揮。很多人都說他是通過體能消耗戰拖垮
德約,但擊球線路和落點的資料顯示,他並沒有在一味的追求延長回合拍數。
在線路選擇方面,正如文章開頭所言,他會主動將球向德約的反手分配。這不僅體現
在底線抽球中(比如首盤第九局把握住破發點的一分),還體現在發球上,尤其是競爭激
烈的前兩盤。
連續壓制反手,梅德維傑夫完成回破
在體能充沛時,梅德維傑夫會側重追求一區內角和二區外角這兩個落點,它們對應的
恰恰都是德約的反手位,這讓他贏得了不少分數。即便第三、四盤發揮不佳,但他最後的
總得分也僅比德約少16分,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得當的戰術策略。
在他的勇敢嘗試下,德約本場比賽的反拍制勝分與正常水準相比少了1/3,特別是其
標誌性的反拍直線制勝分,更是少了近2/3。我們能夠看到他用漂亮的制勝分挽救破發點
,卻也能看到他在優勢局面下出現離譜的反拍失誤。梅德維傑夫的表現不足以帶來一場爆
冷,但他的發揮足夠出色。
與德約交手前,梅德維傑夫提到了上賽季後半程新生代球員令德約遭遇的三場失利,並
且相信自己也有取勝的機會。而他隨後的表現證明了,他的確從同輩選手的勝利中收穫了
心得。據網站“tennisabstract.com”的計算和統計,為削減德約反拍位在硬地賽場的威
脅,這些年輕人正不斷地進行著努力。
然而,擁有超強雙反的德約科維奇自然不會懼怕挑戰,面對對手的攻勢,狀態出色時
他常常能依靠一記反拍(如開放式站位的反拍)便完成攻防轉換。此外,出眾的柔韌性亦
能保證其在失去平衡或擊球點彆扭的情況下完成高品質擊球。
為了進行應對,有兩種辦法可供嘗試。第一,少將球打到德約的反拍;第二,若一定要打
向反拍,就要更冒險、更有侵略性。
作為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小茲維列夫採取的是第一種方式。去年年終總決賽的冠軍爭
奪戰中,他將德約反拍擊球比例限制在了41%,在這項資料上塞爾維亞人的生涯平均值為
45%。更讓人驚訝的是,在兩人小組賽的交手中,儘管直落兩盤取勝,但德約此項數據僅
為39%,這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絕少出現。上一次出現類似資料的比賽,是2017年澳網同伊
斯托明的五盤大戰,最終後者成功爆冷。
反觀梅德維傑夫,他的應對之策和曾在羅傑斯杯擊敗德約的西西帕斯一致,那便是多壓
制反手,且壓反手的這一拍要更重、角度更大。去年夏天,在與西西帕斯的交手中,德約
的底線擊球有46%來自反拍,但反拍直線的使用率比其平均水準(近14.3%)少了一半之多
,且來自這條線路的制勝分為0。
而在今年的澳網決賽上,納達爾給了德約的反拍過多發揮空間,全場比賽塞爾維亞人
的反拍制勝分多達12個,而納達爾只有4個,且反拍直線使用率也高達20%。面對唯一一次
破發機會,納達爾的反拍出現了掛網。在兩人的53次交手中,只有一場比賽,德約反拍直
線的使用率低於10%,那場比賽便是2013年美網決賽。
納達爾錯過了唯一一次破發機會
另一方面,新生代球員在對陣德約科維奇時的戰術思維也非常重要。在比賽中,攻擊
對方相對更弱的環節是很常見的,比如大多數選手在與費德勒交手時便會側重進攻他的反
拍。然而,有時從對手的強項上也能找到突破口,就像德約敢於壓制納達爾的正拍一樣。
當然,具體到戰術執行,每個球員的能力有差異,但這為他們提供了又一種思路。
德約科維奇反拍直線制勝分
與此同時,新生代球員要想更多次地戰勝德約,就需要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因為德約
的武器不只有反拍。多變的發球、穩定的正手以及強大的心理素質都是他的制勝法寶。好
在新生代最大的資本便是年輕,西西帕斯、卡恰諾夫、茲維列夫的勝利也會激勵其他年輕
人,在對陣德約科維奇時打得更激進、更果敢。
文:J.S。 編譯:Andy&Eddi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nnispie網球派”]
http://sports.sina.com.cn/tennis/atp/2019-02-08/doc-ihrfqzka43968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