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提到
讓運動人口變多
這是好事,不過等出社會再接觸,就太晚了。
出社會打休閒網球是一回事,但崇拜本土選手又是另一回事,選手不被崇拜就沒有商業
價值。
我認識所有會打網球的社會人士,沒有一個會崇拜本土網球員,去學他穿什麼鞋拿什麼
拍,基本上籃球也是一樣,愛打籃球跟會看HBL是兩回事,台灣人對運動的概念太淺碟了
,求學時與運動的隔閡太深,導致長大後外行到不知道業餘比賽有啥好看的,也不懂國
內排名有什麼意義,神奈川NO1這幾個字算三小?中學某校隊全國制霸,能吃嗎?不懂的
就是不懂,因為這輩子沒在那個環境裡待過,所以永遠不會懂日本人幹嘛那麼愛看甲子
園。
出了社會才打球,眼光只會放在全球頂尖國外聯賽,不會回頭去看同鄉小自己一兩輪的
學生賽事,也不會關注各運動現在國內排名前三的是誰,就算排名第一的就住自己同社
區也關他屁事,他只看世界前五的比賽轉播,因為半路出家的休閒運動愛好者對中學聯
賽沒有共鳴,對國內運動員也沒有感情,自然就不會受球員的贊助影響,因為連看都沒
在看,怎麼可能會被影響要買啥?
如果像日本一樣求學人口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是深入且長時間加入體育社團,那這些人長
大後一樣會觀賞業餘跟學生比賽,就跟甲子園這種高校等級的對抗賽一樣收視率超高,
王者在高中時就會萬眾矚目,一堆運動週刊記者會時常專訪做專欄,一堆企業贊助也會
先急著卡位,因為這個高中生是有實質影響力的。
但台灣人沒辦法,台灣人無法敬佩一個校級聯賽稱王的高中生,也不清楚他到底跟自己
差在哪,因為毫無概念,他們對體壇的概念是來自於電視裡頂級球星的各種數據,所以
標準是由上而下的,對運動員的評價是世界頂級選手往下看,而不是拿自身經驗來做對
照(因為沒有),比如20歲沒有拿大滿貫就不是天才,因為電視裡就是有看到20歲拿大滿
貫的,那你身為本國選手為何不能呢,是不是因為你比較爛,那我為何要崇拜你?
台灣人因為外行,所以只能拿全球轉播頂級聯賽的資料當標準,而日本人是從小玩社團
當校隊,眼光來自親身經歷,他們的眼光是從自己頭上往上看的,比自己強的就足以尊
敬,比自己強很多的我當你是偶像,一個高中王者可能在世界被虐到百名開外,但他在
日本還是可以受萬人崇拜,因為內行人都知道自己跟他的差異有多巨大,再投胎N次都追
不上,所以他值得自己崇拜,而台灣人從小沒參加體育社團沒經歷過校級對抗的,根本
分辨不出來自己跟運動員的差異在哪,只知道他世界排名這麼爛,就算你排台灣第一那
又怎樣?
運動,不是等自己能決定的時候才開始,那通常來不及,而是必須在受父母掌控的求學
時期就該嘗試,大家就算對日本社會不了解,起碼也透過漫畫知道,所有運動社團裡出
現的角色,100名有99名畢業後跟其他社團同學一樣是要求職面試找工作或回家幫忙的,
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比例能靠該項運動混飯吃,每年幾千人為了甲子園資格拚死拚
活,最終十幾所學校在甲子園一決勝負,然後能轉職業的選手有幾個?個位數而已,但
為何大家還是一樣拼命上場打球下場練習?因為社會及父母允許你投入運動燃燒熱血,
儘管你自知職業運動員這條路不可能有你的份,但這就是文化差異,高度開發國家父母
追求幼苗文武全才,開發中國家父母寧願幼苗文武專才,決定一邊就把點數全點下去,
另一邊就給他爛沒關係,這也是為啥台灣常有少年球王的關係,因為全拿來高度操練了
,打歐美同齡小孩跟職業打業餘雷同。
台灣如果你不是在該項目表現非常好的話,父母是不可能同意你花6年甚至9年時間的課
餘活動都用在練球打球上的,社會也不允許,因為企業主管會覺得你很有可能是個只會
打球的笨蛋,錄用機率基本很低。
而日本或先進國家不一樣,體育社團畢業的,商社超愛用,因為耐操、有紀律、抗壓性
高、習慣團隊合作,通常個性也較積極正向,還具備榮譽感,超級適合跑業務或衝現場
、外派也不囉嗦,而且公司高層一定也有體育社團的前輩會關照,社會上的認知是,能
玩體育的都是高等人種,功課也不會太差,歐美日學校裡的風雲人物,絕大多數是校隊
的主將或王牌,而只有成績好的學生,通常不會太受歡迎。
這樣的環境,如果子女對某種運動有興趣且願意投入,那家長當然不會反對,高興都來
不及,畢竟未來天花板無限高(球星),再低也不會妨礙就業,一堆商社工作歡迎有運動
社團經驗的畢業生加入,主將更是加分。
而反觀台灣,因為父母及教練短視近利的惡性循環,造成運動員形象低落不振,一般父
母是不太樂意小孩進校隊打球,而小孩以個人意志想挑項運動在求學期間玩幾年的比例
也偏低,甚至可說沒有這種選項存在,反而是一些從小就被父母逼著練習專項的小朋友
佔了一部分,最終演變成現在這種結果。
1.大部分群眾不了解運動訓練跟競爭是怎麼回事,對業餘運動員生態非常陌生,也沒興
趣了解,只會記得全球頂級運動明星的年收。
2.從事社團運動的學生比例非常低,社會的氛圍是你一介學生,要是選了運動就要儘快
打出成績,不然不如早早放棄,沒有成果的社團經歷不僅會妨礙你求學,甚至會妨礙你
日後求職的競爭力。
3.運動排在士農工商之後,能背書考試的不被准許玩運動,能進演藝圈的絕對不會想進
體壇,這也造成本土運動員俊男美女的比例跟現實人口裡顏值高低的比例脫節,導致台
灣更難出現運動明星。
4.所有公司企業對運動員的贊助,就真的是以道義、公益、減稅、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
,商業的成分極少(除了在國外拼出名堂紅回國內的極少數例外),這種"我有捐就好"或
是"上面規定我要捐"的贊助,很容易就流進協會,變成協會手上管控選手的籌碼之一。
因為捐給運動協會,有核銷單據,通常主辦窗口也不想研究怎麼分配給哪些潛力股,就
交給協會去分配,自己拿了報帳單據能交差能申報支出就好,最後就變成協會說了算,
這也是古早協會能用贊助"封殺"兩個字威脅選手的原因,因為企業根本不CARE這筆錢捐
出去是贊助到哪幾位小選手,反正都沒人氣也沒廣告效益,如果是以行銷宣傳為主的贊
助,那一定是挑自己想要的對象贊助,哪可能任由協會這種中間人說拔就拔?
所以要提升運動員環境、麻煩各位先把本土運動員當明星看、當崇拜的對象看,讓所有
消費品牌的市調數據都顯示與其找網紅小模三線藝人代言,不如找年輕運動員來拍廣告
更能帶貨,讓綜藝節目製作人知道找運動員上節目玩遊戲收視率比普通藝人還高,讓專
訪節目組知道跟拍一個運動員比專訪科技業老闆更能吸引觀眾目光,沒有這些人氣做基
石,運動員的身價怎麼可能會高?形象怎麼可能會好?想參與運動的小孩怎麼可能會多
?願意捨得小孩一邊練球一邊考80分,而非逼小孩放棄一切只為了從80分考到90分95分
的的家長怎麼會多?
當然短短三五年是不可能達成的,二十年後等這一代年輕人變成家長後,到時應該有機
會看到日本的車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