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aymondhsu (小姐妳好 我叫金城武)》之銘言:
: 想請問爲何雙打已經拿八次冠軍
: 結果單打卻常常ㄧ輪遊 甚至資格賽都打不進去
: 難道單打跟雙打是完全不同的技巧嗎
: 請解惑
其實我覺得應該要問的是,有多少選手可以單雙打兼項還照樣能打出頂級成績來的?網球
算是少數幾項運動可以單雙甚至是混雙都兼項,你看羽毛球這種單打打完還能兼項雙打的
基本沒有,雙打混雙到是有看過一兩個,但也沒有人在兼項單打。女子部份以前網球最有
名的就考特跟女金剛,再來就辛吉絲、大小威、克媽這些真的單雙都拿過的。
單打跟雙打所需要的技能其實大不同,謝淑薇的技能樹基本上已經不適合現今的強力打法
,他如果活在女金剛到格拉芙那個年代打單打或許有機會成績更好,但是個人覺得那個時
候的選手(無論單雙)其實比較難對付。現在的女網,尤其是單打,好像只剩強力巴球,骰
到六就都進,骰到一就一直失誤,不然就是當牆一直擋,用體能擋到對手崩潰為止。那謝
的打法有時候對於這些只會大力轟不用腦的打法,或者是只會在底線擋球的都還滿奏效的
,沒失誤的時候觀賞度也高。
那相對不適合的技能樹,到了這個年代,謝淑薇也是在單打上有出成績的。巡迴賽雖然三
冠都是 250,大滿貫最佳也只有澳網八強,但她也是有擊敗不少的頂尖選手(甚至是時任
世界第一的)。女網多的是選手巡迴賽一冠都沒有,阿姨有三冠已經留名了。
由於排名不夠高,阿姨的晉級路上總是有許多的種子及高排名選手。就算沒奪冠,他的比
賽也能夠讓對手發瘋,甚至得到稱讚。對於觀眾來說,與其一直看失誤,謝提供的特別的
打法也算是獨樹一幟。喜歡阿姨的會稱他為 the magician 魔法師,不喜歡的則以 junk
ball 怪球比喻阿姨的打法。
那看到一些說法是:雙打是單打沒成績的人去打的。
小弟並不完全同意,反而覺得是獎金決定了這個競技是否還如此重要。選手打職業比賽的
週期其實不長,就算現在科技進步了這麼多,到了 35+ 要拿大滿貫還是有困難的。可是
運動項目為了長期存活,或多或少會把重心擺在某個項目,而單打就成為了網球的重心。
甚至對於女子選手來說,大滿貫比巡迴賽重要 (因為兩者的獎金跟名譽實在差太多了)。
那我也曾經笑過近年來大滿貫混雙像表演賽一樣... 跟十幾年比起來,有在打單打的選手
現在越來越少打混雙了。而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混雙的獎金太少,又沒有積分,只剩頭銜。
像高爾夫以前有的一對一競技模式 (Match Play) 現在也很少比賽採用。羽毛球如果以後
要商業化可能也會變成重心放在單打,畢竟沒有那麼多 $ 可以分給全部的人。但羽毛球
兼項困難,加上歐美多數國家沒在玩,或許也可能維持大家一起分吧?
在 WTA Roadmap 還沒開始,約 2008 以前其實滿多頂尖女子兼項的。就算是領導強力女
子發球的大小威,對於大滿貫雙打也是十分重視。大小威的生涯總共囊括了 14 個大滿
貫雙打冠軍,三面奧運金牌,每個場地都有奪冠。相對來說,他們反而是沒有很重視巡迴
賽,包括年終 (可能也是因為都是一週就要打完,又一直到處飛,所以重點放在單打)。
那剛打完的澳網女雙決賽,如果有聽到 Elise Mertens 的賽後採訪,對於她來說,大滿
貫雙打冠軍還是很重要的。她其實訪問完後幾個小時就要飛到林茲 (Linz) 去打單打,可
是對於他來說大滿貫女雙冠軍還是比林茲單打的成績重要,她願意放更多時間在大滿貫的
雙打上,而不是巡迴賽的單打。如果能奪冠,她去林茲就算表現不怎麼樣,她也不會不開
心,因為她拿了個大滿貫女雙冠軍。
畢竟對於許多選手來說,大滿貫單打冠軍是有限的,就只有幾個人可以拿。很多大滿貫單
打冠軍再尚未奪得冠軍前,也是有兼任雙打。有時候雙打的一些技能是可以在單打上產生
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近年來的世界第一不管是 Barty、Swiatek、Sabalenka,都曾經兼
任過雙打。可是當單打出成績後,要兼任雙打變成相對困難的任務。像 Krejcikova 也在
法網同時拿過女單跟女雙的冠軍,結果過一陣子就傷了很久。
不過看了這麼久的網球,近年來的網球比賽品質感覺是有下降了不少。可能胃口都被養壞
了,現在的女子單打太多「失誤」,雙打則是有點「水」的感覺。身為觀眾的我,是比較
喜歡看致勝球的。單打老是看一堆牆在那邊把對手耗到失誤掛網,或者是看一堆大力猛攻
出界,並不覺得比賽有很精彩。
會說現在的雙打相對水,可能也是因為看過以前的雙打比賽吧?現在的雙打就像慢動作,
可能 Youtube 放 0.5 倍速度在打?除了場地本身變慢,發球致勝相對困難,網前多拍來
回基本上看不太到,甚至很多不會打雙打的會在底線還沒創造機會出來就兩個都跑到網前
站樁,對手攻沒幾下就失誤... 感覺很像把現在的強力女子單打搬到雙打來,想用猛攻或
者是在底線用磨的... 選手反應速度也不太行,網前甚至怕球...
如果阿姨現在面對的雙打選手還是 10-15 年前的那批,阿姨可能還沒辦法拿這麼多冠。
那雙打當然有單打沒有成績的人去打,現在的前 10 就有 Dabrowski/Routliffe 這組單
打沒出過成績的且早早放棄的 (只能說:怪翠姨)。只能慶幸還好他們目前還沒第一過?
但並非全部的選手。其他選手大多都還是兼項,賺點獎金補貼單打。不然單打成績沒出來
,開銷也是滿大的。那也有些單打有出過成績的,Garcia、Mladenovic、Krejcikova 也
都還在打,但不可否認是現今少數。也有些就像阿姨跟 Zvonareva 這樣年紀已經到了,
單打跑不太動了,只能打雙打養老。
翻翻歷史來看,雙打排名第一的選手也就只有 Liezel Huber 這一位單打沒出過成績,排
名從未達到前 100 (單打排名最高 131,0 冠),再來就是蝦姊 (50/0) 跟 Mattek-Sands
(30/0)。其他部分選手跟阿姨差不多,職業生涯兼項,單打打不動了才專職雙打 (或選擇
退休),單打排名也都至少有過前 50。很多甚至都是單打名將,拿過大滿貫也有單打前十
,同時兼項。所以雙打還是有厲害的選手在,只是守門員越來越少,水漫金山。希望阿姨
可以當守門員久一點,讓大家有比較多精彩的雙打比賽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