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智:這部之後會上院線——何謂「院線」?
http://campus.chinatimes.com/20160810005677-262307
2016/8/10 陳煒智、謝淑萍
國內各大小影展多如過江之鯽,不少將嚴肅觀影及書寫電影奉為終身職志的青年朋友悠遊
其間,暢快享受國際影壇最新、最流行的影片產出及影人話題。筆者穿梭人群,每聽到一
句「這部不急著看,之後會上院線」的秘訣分享,都不禁莞爾——原來在這個早已沒有「
院線」的年代,「院線」一詞卻已悄悄借轉為「商業電影」的代稱,繼續活在新生代觀眾
的心上口中。
來談談「院線」,而且不談遠,只談天龍國裡的「院線」。而且話題還得從60年前的電影
院分級開始說起。
在1956年,台北市政府相關單位結合戲院業者一同商議,將北市電影院分為甲乙丙三級,
以便針對不同級次的電影院制定票價。當時的甲級戲院多為超過千座的大院,多為放映首
輪西片、日片(簡言之——外片)的戲院,又因外片拷貝數有所限制,多採獨家上映,是
故沒有院「線」之稱;有「線」者,主要以上映首輪國語片和台語片的乙、丙級戲院為主
,因影片拷貝數較多,可以多院聯映,因此連綴成「線」,是為「院線」。
早年的國語片院線,以新世界、美都麗線為首,台語片院線則以大觀、大光明線為尊,大
觀在龍山寺側,大光明在大稻埕。
此等局面,在《梁山伯與祝英台》一鳴驚人後,全部重新洗牌。《梁祝》當年異軍突起,
在三家甲級戲院所組成的「院線」連映(而且只收乙級的國語片票價!三家分別是位於西
門町的中國戲院、太原路的遠東戲院、古亭一帶的國都戲院,恰好是中區、北區、南區)
,撼動全台映演產業。此後國片進入黃金年代,戲院也愈開愈多間,影院分級較少聽到有
人再提起,畢竟公共衛生設備已逐年改善,只裝設木頭座椅而無軟墊椅座的戲院也漸次被
邊緣化,大家都甲級,也就沒什麼必要強調誰是頭等艙,誰是四等艙了。
僅台北市一地,在1980年代初期就有五、六條國片院線,連外片也組成院線。「院線」皆
會以西門町的指標型戲院做為「龍頭」,稱之為萬國院線、中國院線、大世界院線等,後
面跟著位於南萬華、古亭、圓環、松山、士林、北投等地的社區戲院,迤邐拉出一條「龍
尾」。記得兒時總愛看報上的全版電影廣告,在沒有捷運的年代,每一條電影「院線」、
每一條「院線」裡的戲院,就是我們認識天龍國版圖概況的最佳入門捷徑。
現在這種多映廳式的影城規劃,戲院本身缺乏建築特色,院與院之間也不再有龍頭、龍尾
的「線」,沿用「院線」稱呼,儼然語言上的轉化變身,將之借指為「非影展活動」的「
商業映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