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基本上都是這樣啦!
甚至以1960年來說,根據台灣通覽的資料
沒有戲院的鄉鎮市區,反而是不到整體1/3的少數
一來是當年娛樂的選擇真的很少
不要說什麼網路或電子遊戲,甚至是錄影帶了
1960年的時候,甚至連台視都還沒開播咧!
所以真要尋求一些影音娛樂的話,除了戲院確實沒別的選擇了
二來是當時交通不發達,都市化程度也不高
所以人口都還散落在各鄉鎮中,並沒有集中到大都市
然後因為交通不發達,所以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多人跑到其他鄉鎮或大都市去看電影
因此只要是人口不算太少的鄉鎮,基本上都有能支撐戲院的客群
而不像現在的電影院都走向多廳式大型影城,並集中在大城市或大型城鎮中
另外就是當時的戲院除了放映電影以外,往往也兼營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戲曲,甚至還有經營艷舞秀等其他類型的表演
所以業態上其實也比較豐富一些
下面這張是我之前做都市發展史作業的時候,弄出來的圖片
https://i.imgur.com/Y1kqizB.jpg
可以發現當年沒有戲院的鄉鎮市區真的很少
大概就只有下面這幾個
台北:松山/信義
新北:石門/貢寮/石碇/坪林/烏來
基隆:中山/信義/安樂/七堵/暖暖
桃園:平鎮/復興
宜蘭:員山/壯圍/五結/冬山/大同/南澳
新竹:香山/寶山/尖石/五峰
苗栗:三義/獅潭/泰安
台中:北區/太平/大里/石岡/新社/和平
彰化:線西/福興/埔鹽/大村/埔心
南投:仁愛/信義
雲林:台西/大埤
嘉義:番路/大埔/阿里山
台南:北區/東區/北門/七股/官田/龍崎/南化
高雄:內門/田寮/甲仙/桃源/茂林/鳥松
屏東:長治/竹田/麟洛/萬巒/新園/崁頂/新埤/琉球/三地門/霧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枋山/車城/滿州/牡丹
花蓮:秀林/萬榮/卓溪/新城/豐濱
台東:長濱/東河/延平/卑南/海端/金峰/太麻里/大武/達仁/蘭嶼/綠島
澎湖: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七美
連江縣我就沒資料了
金門的話,根據其他資料,除了烏坵跟烈嶼以外,1960年的時候應該都是有電影院的
所以在那個年代,除了人口太少太遠的偏鄉,或是離大城市的市區太近但又還沒發展起來的區域(ex:兩個信義區,台南的東區和北區,大里,太平,香山,福興,平鎮...)
基本上都是有戲院的
(就這點來看,松山區當年沒戲院我就比較意外了,難道當時饒河街那邊還不夠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