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讀過歷史系,認識慧音先生以後,就對典出中國古籍的神獸白澤有了一
種親切感。最近也想創造些白澤一族的角色,起名時就想到了「白澤」應該怎麼
讀的問題。一查,頗有發現!
「白」在國、閩、客語都有文白異讀,台語文讀pik、白讀peh;客語文讀ped
,白讀pag,國語也有一個比較少用的讀音ㄅㄛˊ,讀古文的時候會用到,有些國
文老師和中文系教授還會特別強調。而「澤」怎麼唸呢?台語tik,客語ced,粵語
zaak。大家發現了什麼?
國語 台語(文讀) 客語(文讀) 粵語
白澤 ㄅㄛˊㄗㄜˊ pik tik ped ced baak6 zaak6
都是疊韻!而且是兩個同聲調的入聲字相連。國語沒有入聲字,ㄛ與ㄜ在今天
我們的習慣讀音裡也不同韻了(雖然在規範上兩者還是通押的,看你要不要守這規
範),所以我以前從來沒想過「白澤」可能是疊韻詞。
這重要嗎?或許其實滿重要的。首先,神獸、妖怪之名的讀音直接連繫到其力
量、屬性,這是各國神話之所共有;再來,我們可以由這字音推論「白澤」兩字是
假借字,主要是標音,本身不見義,字形和白澤獸的屬性無關。這樣,就不必再煩
惱他是不是白的,和澤有什麼關係了。最早的傳說與記載中沒寫白澤長什麼樣子,
後世或因「白」字而將之想像為白色的神獸,神主也將慧音畫作白髮,這個設定,
我們以後就可以不沿用。
我對聲韻學不熟,只自己看過教科書,板上如有熟習聲韻學的板友能從上古音
來考究一番,敬請見教!
如果能夠敲定「疊韻」這一點,那我們用台語、客語讀「白澤」時就有確實的
理由來用文讀音,而不只是因為「是古籍就該用文讀」這條只教你循其然的規矩;
用國語讀時也有理由主張讀作ㄅㄛˊ甚至ㄅㄜˊ(此音在標準國語裡已無,北方土
話和戲曲裡還有)來與「澤」疊韻。然後,我們可以經由這讀音的感覺,來描繪心
目中的白澤。
此外,要跟老外介紹白澤的時侯,英文名怎麼訂?就應該循疊韻的原則,雖然
用哪種語言來拼音頗傷腦筋(用國語拼的話,顧及疊韻,也不該作bo-ze而當作be-ze
),但總不該去用日語的拼音。
日語讀作shira-sawa,離漢語頗遠了,卻也有疊韻。這方面可有何講究還請方
家補充。漢語方面,各地方言、傳說裡還有沒有同這個讀音,以及白澤傳說相關的
詞語,如果有人知道,也請提出來參詳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