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雪《遊戲時代的新邦樂-東方Project樂曲與音樂理論之考察 IⅠ 和聲篇》
現已在印,預計5月3日前可以到貨。由於我下週四要出國二十天,返台前會委託我們
翻譯團隊的懶橘代為處理發貨事宜,請大家放心訂購。不急的朋友,也可以等下月底
的例大祭。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16931977553
~ 中文版序 ~
大家好,首先再度向給予我發行中文版機會的胡老師、以及翻譯小組的各位,致以
最誠摯的謝意。
本回的主題是東方曲中的「和聲」理論。這套書雖然以東方曲之特徵作為主題,但
是內容僅限於音樂理論上的知識點,至於ZUN先生使用的「音源」——即音色,並不在本
系列的討論範圍之內。雖然我們必須承認,若以《東方Project》風格為範本作曲,對「
音源」進行模仿是首要任務,但是也不能忽略本書所介紹的「和弦進行」對於構成東方
風格的重要性:就像東方眾們常把東方曲中的小號音源比喻成「ZUN小號」那樣,ZUN樂
曲中非常常見的和弦進行,也經常被冠以「ZUN進行」的名號。但是,即使這些和弦的組
合被稱為「ZUN進行」,也並不代表它們的使用範圍局限於東方曲中--實際上這些進行
在日本的流行音樂中也經常可以聽到。——中華圈的音樂又是怎樣的呢?
在第一卷「旋律篇」的後半部分,我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紹了日本的傳統音樂。在這
類音樂中,除了一千多年前從中國大陸傳來,並被日本人應用至雅樂的笙以外,幾乎沒
有與「和聲」相關的樂器及理論。因此,「和聲」這一詞不免給討論的內容添加了西洋
的味道——本卷的介紹內容,就是以西方和聲學為基礎,來論述及分析東方曲中的特徵
。
若看世界地圖便會明白,日本與歐洲的地理位置相距甚遠。西洋音樂開始輸入日本
,已經是明治時代(19世紀末)的事情了。在此之前日本人幾乎沒有接觸西洋音樂的機
會,因此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創作、亦或是演奏歐洲人所謂的「和聲」,是一件不
可能的事情。不過在經過了一百多年後的21世紀,雖然日本音樂家仍然無法與西洋人所
匹敵,但是比起沒有西方音樂基礎的時代來講,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西方和聲」這
一經過西歐傳統音樂史洗練的極具西方特色的音樂要素,在當代日本樂壇中也不再是什
麼稀有的名詞。西洋音樂,以及在此基礎上所發展的商業音樂,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擴散
至世界各地。這也許象徵著以西洋音樂為首的,西洋文化的「普遍性」吧。
但是,西洋音樂的要素和理論,真的對整個世界的文化來講都是「普遍」的嗎?我
在創作時多次遇到並思考著這個問題。一個人一旦接觸了樂理,他的音樂思想便無法退
回到學習音樂之前的狀態。我對於西洋音樂,既有理解的地方,亦有無法認可的地方,
可以說是一半一半。正因此,我思考著該如何創作才能體現出作為一名日本音樂家應有
的藝術品質,卻又發現自己的思想已經不知不覺地逐漸被西方音樂理論所感染。我在此
請各位讀者憑藉自己的感覺來讀完這本書。至於無法讚同或接受的部分,並沒有必要勉
強自己。因為對於某個論點的贊同與否,完全取決於讀者的個性,倘若要使其徹底改變
,恐怕要花上半年左右吧。
我曾經聽過幾次中文的東方歌曲,並感歎於中華圈的作家對曲中歌詞韻律,以及文
字與旋律搭配的追求,這賦予了中文東方歌曲不一樣的美感。雖然本書的大部分讀者應
該是在中文語言文化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利用中華文化背景將來自日本的遊戲音
樂改變成歌曲、或是器樂曲,也是值得發揚的。我希望各位讀者,尤其是在讀完前一卷
和本卷以後,能夠親自感受並體會中華圈作家們所創造出的富有獨特魅力的東方同人作
品——即便它們不基於中華圈的文化背景。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很想聽聽讀者們對於
自己文化背景下同人創作的感想。
那麼,一扇新的東方音樂大門,即將打開。
白鷺雪 2017年3月
~ 譯後記 ~
正如本書第一卷出版後,得到了令作者大為意外的熱烈迴響,我們的中文譯本,也得
到了許多同好的懇切支持,然而,我們並不意外。「在同人圈出這麼專業的書,有幾人會
想看?」如果按照早年的刻板印象,答案應該是「很少」。但為什麼會有這種刻板印象呢
?因為大家認為這電腦遊戲並非精緻藝術,消費者也只是想要輕鬆的娛樂、感官的愉悅?
那麼,如果創作者其實很用心、而且有真材實學;如果我們的同好其實也有興趣尋求一些
更高深的東西,這種刻板印象也就不準了。
在我們小時候,1980年代至2000年以前,電子遊戲和遊戲音樂似乎都是「不登大雅之
堂」的小孩玩藝,被老師家長視為洪水猛獸,藝文界的精英也不怎麼理睬;這種成見,後
來漸漸改變了,到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將遊戲、動漫提上「大雅之堂」與其他藝術形式
並列了。為什麼人們漸漸改觀了呢?這之中有技術、產業等多方面因素,但最核心的,只
有一點,就是我們長大了。我們逐漸成為社會中堅,而為了美好的青春記憶,我們自然會
想要遊戲愈來愈好,會想聽到以一流規格來製作、演繹的遊戲音樂,並且賦予它一個名副
其實的文化地位。東亞的戲曲,歐洲的歌劇,誕生之初,也只是不甚高尚的大眾娛樂,及
至眾人喜愛,並且將各自的才學、金錢與名譽投入其中,精益求精,它就成為可以免疫鄙
視,乃至於君王也要尊重的藝術了。漫畫、電影、動畫、爵士樂、搖滾樂都走過了這段歷
程,如今輪到遊戲。
本書原名只是《東方Project樂曲與音樂理論之考察》,我們中文版則取了一個高屋
建甑的《遊戲時代的新邦樂》,為什麼?因為作者寫這本書,就是想回答他一個大膽的問
題:東方曲可否算是日本傳統音樂在現代的新生呢?其實,ZUN本人也表明過這個意圖
:「有些曲子號稱純正日本音樂,但我覺得那完全是人工塑造出來的……我認為實際上應
該利用現代風的手段,自然地設法讓日本從某處切入才對。[1]」很顯然,年紀相差近二
十歲的ZUN與白鷺雪,都不想讓「傳統」變成與現代大眾脫節的古董;因此,我們也就
大膽給東方曲安上一個「新邦樂」的名號了,英文還拼作Neo-Hougaku,故意用學術腔的
拉丁文neo而不用淺近的英文new。如此把格調作起來,一方面,是為了讓你在外面把這本
書拿給學院派朋友、老師看的時候,可以有點威嚴,去與他分庭抗禮而不自卑;一方面,
是希望大家能夠內省:日本人已經如此認真將電子遊戲作為他們傳統文化的載體,進而更
新著傳統了,我們的遊戲人與音樂人呢?然後,如果你能對有在這方面努力用功的作者,
稍微多加關注與支持,那就再好不過了。
我們現正處在一個文化產品激烈競爭的大時代,跨國資本如同洋流,互相衝突交匯,
形成無數浪潮與漩渦,吞沒著多少英雄精血、豪傑氣概;即便在相對小眾而平易近人的同
人圈,競爭同樣存在。翻開這本書的您,或許是想要提升自己,有朝一日也來扛起我們文
明的統緒,到世界舞台上高歌一曲;也或許,您只是單純想徜徉在喜歡的作品氛圍裡,順
帶多學一些樂理,靜靜做一個知音。這兩種選擇都是可貴的,我們社群的底蘊,就是要有
這樣的同人,才好日漸厚實,茁壯而成為不懼浮沉的島礁,甚至進化成足以掀起屬於我們
自己的浪潮的超級觸手大海怪,亦未可知。
祝大家心懷博麗、威嚴滿點。我們下回再會!
恆萃工坊 胡又天
2017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