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CYgLyVoRk
(不知如何嵌入要聽就複製來聽吧!)
我是一位護專生,也許是命運的揪結吧,一些情感上的失落,以及對於命運的徬徨,
才選擇讀社會系吧!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一位以為對於生物擅長就適合當護理師的小男孩,去讀了護專,在這幾年裡讀了解剖
學、生理學八個月的實習過後,對於護理不算喜歡也不算討厭。
洪仲丘事件讓我慢慢關注公共議題,也讓我接觸到了「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慢
慢接觸公共議題,在醫院打工賺錢的時候,體認到醫院裡的官僚體制,還有資本主義化帶
來的總總勞動條件不足,記得在上大夜班時,看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從而理解護
士荒是由於太多護理師從護專生產出來,資方可以「不用擔心沒有替代人力」,所以勞動
環境
惡化,和工會夥伴聊過之後,也發現他們的意見也是如此。
而關心公共議題又為什麼會讀社會系呢?
有一天,學校男生宿舍的朋友,過來敲門,
他說:「唉,家瑋(本名)!我們其他人沒有宿舍住了!」
我:「要不要和學校講?」
他說:「可能會和教官說吧?」
我說:「這件事情可以吵!」「我們創個line群組吧!把需要的男生都聚集起來!」
他說:「好!」
那個時候,我是個「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也有組織到一些關心公共議題的基督徒並
也取名叫「基督徒實踐行動聯盟」,裡面有一位台大社會系畢業,目前在某NGO工作的發
哥(外號)
他說:「這件事情可以參考《性別平等教育法》」「你還可以看一本書,叫做《性別打結
》「如果看不懂可以見面教你,或是和你討論心得。」
而我,馬上就訂了《性別打結》這本書籍,期待著看完這本書,自己會更有論述能力。
今天就寫到這樣吧!
至於,隔幾天和學校教官的衝突,還有看完《性別打結》後思想上的衝擊,導致後來
的同志身份出櫃、被告、家庭關係衝突,那就後來幾集在談吧!
今天異議性社團(東華烏頭翁社)結束後,和那些夥伴出去志學街吃消夜,騎著腳踏
車回來,看者半圓的深黃色月亮,吸一口氣,又吐氣,享受著東部豐富的自然資源,又想
著來到東華後認識的好朋友,如果在五專,我根本沒有條件和他們討論這些話題,討論這
些事情吧?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我淡淡的幸福的
望著暗藍深夜
笑了。
(待續)
`
———
馬克思把所謂的理論與實踐統合起來,也就是說社會學對馬克思來講,是一門實踐(praxi
s`)的科學。
而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像》裡又提到要從個人煩惱到公共議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要用自我敘事的方法,去敘事自身讀社會系的脈絡與故事,而這些故事
中,也敘事了那時後我的煩惱,與處境是什麼,身邊的朋友是什麼,和家庭又有什麼衝突
而我又如何解決?
——
預告:第三集將貼出自己東華的備審資料供大家參考
(手機排版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