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東海社會正一、105台大社會正一 轉考心得
先附上成績
105台大社會系轉學考(正一)
國文:70
英文:78
社會學:74
社會統計:82
加權後總分:382(最低錄取分數:338.75)
104東海社會系轉學考(正一)
英文:88
社會學:82 or 85 忘記了
一、前言:何以至此
我在101年指考考進台大哲學系,第一志願是社會系但因數乙考爆了無
緣,在台大鬼混三年,年年都想嘗試轉系、雙主修、轉學考以考進社會系,
但從來沒成功過。哲學系有轉出門檻,要求把本系必修修完者方能轉系,但
我大一上就被當了必修;雙主修要求gpa 2.92,雖然不高但我成績極爛因此
連續兩次申請都被駁回。即使如此,我還是修了很多社會系的課(必修:社
會學甲、社會學理論上、社會組織,選修課五六門)。大二上被二一、到大
三念完時僅拿到72學分,我爸媽極度不爽(逃離控制狂父母是我拼死要念台
大的主因,後面再敘),要我轉學,最好可以回台中住在家裡。所以104年
暑轉我報了台大、東海、東吳的社會系,但因為心情極差完全沒有念就上
了,台大社統只考了十多分,社會學只寫完名詞解釋,拿到四十多分。東吳
記錯日期沒考到,東海是我爸押著我去考的,本想亂寫,但看到題目還是認
份的寫完了,結果正一其實在預期之內(都大四老屁股了,社會學也念得夠
多了,沒理由考不上)。
到東海之後修到很多好課,如我前篇所述,東海的師資完全不輸台大,
而且可能是因為少見的「台大來的轉學生」,老師們對我有滿高的期待,相
應於此,我有興趣的課我都念得頗認真,到最後已經接受了就要在東海畢業
的事實,重回台大也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就報了名,因為我在東海已經
把社會系的大必修(統計、研究法、理論)都修完了,約略考回台大也能抵
免,所以如果考上了也能很快畢業。
想離開東海的原因除了脫離老爸老媽之外,還有東海對提早畢業設下的
門檻非常高,如果要念到期滿我他媽還要念三年,人家研究所都念完了我才
剛畢業,大學好像沒畢業念這麼久,每天從家裡通勤到東海(要開四十分鐘
的車,塞車要一個小時以上)也非常勞累,而且還要掃他媽一整年的地(勞
作教育)。所以到了今年要考試前,我是抱著非上不可的心態在念書,考試
那天早上還緊張到差點吐出來,考完第一科社會學後才稍有緩解。
二、準備概況
104-2的期末考考完之後我才開始準備,嚴格來說只念了兩個禮拜的
書。但唸書的密度和強度之高是我從來沒有過的,考指考都沒這麼拼。順道
一說,我國中高中都是班上吊車尾的,都是到大考前幾個月才開始拼命,跌
破所有人眼鏡的上了中一中跟台大哲學。今年念轉學考的時候無時無刻不想
著,繼續住家裡有多痛苦、每天通勤多累、被強迫掃地多靠杯,還有那麼一
點點的「台大念到私校」的屈辱感。
由此,我借住在師大附近友人家,每天到師大圖書館唸書,每天早上九
點念到晚上九點圖書館打烊為止。主力全部放在統計,用零碎的時間念社會
學,英文只寫了七八年的考古題跟一點點英檢中高級的模擬試題,其實上大
學後我跟很多人一樣荒廢了英文(縱使我指考英文有89),但想說兩個禮拜
也救不回來,單字也記不了多少,乾脆把主力放在社統和滿有自信的社會
學,用專科加權救英文。國文作文因為無法預測所以也放水流了。
三、各科準備過程與書單
1.社會學
因為自覺沒有必要念這科,所以專找一些次領域的專書來看(多數是看過
的、少數新的),《社會學與台灣社會》是最後兩三天才拿起來隨手翻的,
因為內容真的滿無聊的,越看越覺得台灣社會學界的主流就是無可救藥的親
美,社會學怎麼可以不從本土長出自己的典範跟方法呢?但到最後兩天,保
險起見還是把該書的所有名詞與英文抄下來,大致瀏覽過意思,還好沒考名
詞解釋。
我自己選的社會學書單:
A.Robert R. Alford 著、王志弘譯《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
構思研究問題》
這本是寫給已經對社會學的古典理論、知識典範、研究方法已經有初步掌握
者與研究生看的「研究心法」。裡面最重要的論點是好的社會學研究必然融
合了社會學傳統的三大典範:多變項(量化、統計、涂爾幹學派)、詮釋
(質性研究、韋伯、高夫曼學派)、歷史典範(馬克思等、歷史社會學),
每種典範都預設了其他兩種,而從不是互斥的,作者認為,僅死守一種無非
是畫地自限,將使社會學知識失去深度以及力量。其次,社會學家也不該死
守著理論、方法論、經驗研究的其中一個領域,而是要在這些分析軌道間來
回往返,例如以理論修正方法、經驗研究修正理論,三者的來回辯證才能產
出有力的知識。
作者最後提到了社會學的「許諾」,他認為社會學現在深陷危機,在個人主
義、跨國資本主義、市場至上主義盛行的今日,社會學在學院與現實世界中
都被迫落居邊緣,而現在卻也是社會學最好發揮的時候,社會學起初便是針
對現代性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而生的學科,貧窮、社會不平等、社會運動、
環境迫害、極權主義至今都是我們所面臨迫切的問題,社會學的力量絕對不
能小覷。然而,社會學要如何重新攫取自身的力量?作者認為首先便是整合
多重典範、整合理論、方法與證據的學術著作;其次是從事「社會學的社會
學」(這是Bourdieu提出的「反身性社會學」),一級對社會學自身進行社
會學探索,探討其知識與知識社群形成的社會條件,還有研究者自身對社會
學造成的影響,因為社會學不可能是獨立於社會之外的客觀觀察者,而同時
也是社會中的行動者(無論個體或集體)。
這本書是我為了這次考試而買的,三天之內馬不停蹄地看完了,因為它實在
太精彩了。這本書的論點也數次出現在台大社會所的考題中,所以極有幫
助。
C. C. Mills 《社會學的想像》
社會學入門者必讀,大一時早已念過,考前只重念了頭尾兩章。與《好研
究》一書多有呼應,對讀可以長出很多新想法。
D. A. Giddens《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與韋伯》
古典社會學理論必讀,重要性不用多說。當年在台大修社理的時候也是靠這
本再撐,才勉強看懂理論家原典。《好研究》也以三大家提示三個典範如何
整合,對於整理我駁雜的社會學知識很有用。
E.以下是以前翻閱過或念完過,考前有再拿起來複習部分的書
・P. Bourdieu《社會學面面觀》,反身性社會學的經典之作,反思社會學
自身限制與可能性的重要作品。
・M. Foucault《規訓與懲罰》、《性史》,念社會學的沒人不念傅柯,我
在台大修李茂生的「監獄學」時念的,初讀時極為震撼。
・R. Behar《傷心人類學》,大二時讀的,當時很苦惱該如何擺放我自己、
我所屬的組織與社會運動中的「弱勢」、「受壓迫者」的倫理與情感關係,
看完這本之後感觸很深。
・G. Agamben《例外狀態》,阿岡本也是聽李茂生的課知道的,對於社會排
除、主權、生命政治的著作早已席捲歐陸,可惜在沒幾本書有中譯。
・朱元鴻《我們活在不同世界:社會學框作筆記》,以前唸過幾篇朱的文
章,都是從這本升等論文集選出來的,姑且一看,朱的文筆極好、書念得也
深,很推薦這本。
・趙剛《告別妒恨》,這學期剛在東海修過趙剛的課,是個很有魅力的帥ㄍ
老師,我是抱著迷弟的心情看他當年打的筆戰與早期研究。
・劉紹華《我的涼山兄弟》,非常好看的民族誌。
總之,讀社會學就像練內功一樣,有一定套路(典範與傳統、古典/當
代理論、方法論、經驗研究)要先摸熟了,在讀次領域才會有心得,這時再
念其他領域都會有觸類旁通之感,不過考試是ㄧ回事,之後自己做研究那就
是兩個世界啦。最後,我考試前看了台大這幾年社會系畢典老師的致詞,以
及學弟整理的台大賴曉黎老師(修過他一學期社理,算是台大影響我最深的
老師之一,另一個是李茂生哈哈)在這學期社理最後一堂課的演講內容,非
常受用,考試的時候也借用了其中很多論點,有志於社會學者推薦參看:
https://goo.gl/mrBsUR
2.社會統計
有鑒於我自小數學極差,上次考試失利也敗在統計(因為完全無從準備也無
自信,去裸考的),所以我把準備重心全部放在統計。我一天讀十小時,裡
面有七個小時再念統計吧。所幸在東海剛修完一整年的社統和社研,對量化
研究的邏輯、社會學常用的統計檢定都已經有初步掌握,所以不是從零開
始。
綜觀歷年台大社統的難度會發現其實都不難,但題目出得很活,要從千奇百
怪的應用情境裡面套用正確的檢定方法。社統的範圍不外乎是描述性統計、
隨機變數、抽樣分配、區間估計、假設檢定(z檢定、t檢定、變異數分析、
卡方)、相關分析、簡單/多元線性回歸,各種假設檢定(要會手算)和迴
歸分析表格的判讀(有時也會考手算)是每年都必考的,一定要會。另外,
所有統計公式都要會背,但多寫例題就會了;還有專有名詞的英文!!絕對
要知道,我因為不知道「斜率」(intercept)的英文,至少掉了六分。
書單:
・劉弘煌《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這是東海社統的課本,滿淺白的,
會考的所有範圍都有,還有例題可以寫(寫例題很重要,除了考古題、研究
所考題外,教科書的習題有解答可對,方便除錯)
・台大社會系社統上課用PPT,是我拜託同學抓給我的,教得比東海深一
點,但範圍就是那樣而已。
・陳正倉、林惠玲《應用統計學》,這本只是參考用,因為以轉學考來說,
不需要念到那麼細,我只是參考統計公式的推導過程和基本原理,劉書認為
太難省略掉的部分可以在這裡找到,讀過之後概念會很清楚。
3.英文
剛上大學時我自覺英文還不差,但是之後擺爛荒廢掉了大半,單字量超有感
的驟減,這次考的時候除了統計最怕的就是英文了。但是兩個禮拜哪有可能
衝得起來呢,所以只寫了近八年的考古題和兩年的研究所考古題,抓出裡面
的生字
,分數大都落在65-75之間。考出78分已經超出我的預期了,只能說英文實
力只能靠日積月累,臨時抱佛腳風險很大。
三、實戰心法
・社會學
近幾年台大的社會學比較重視大概念,例如「文化資本」、「現代性」等,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裡面那些比較瑣碎又抽提台灣社會脈絡的名詞,我不
覺得需要全部背起來。另外,申論題很愛考「你覺得社會學有什麼用」,今
年還要舉出社會學次領域及其作用、衝突論/功能論/象徵互動論的基本預
設,這些常考的方向都是事先就可以知道的,可以先想好擬答。我自己覺得
該答的都有答到,而且緊咬著「反身性社會學」,在各題不著痕跡地透露社
會學的限制,以及在這些限制之下社會學真正能做的事。
另外,時間的掌握極度重要,我去年只把名詞解釋寫完,兩題申論完全空白
給他;所以今年很快就下筆了,每題都有分配時間,所以每題大約只寫了兩
三百字就停手了。
・社會統計
因為已經拼死拼活念過了,所以上場的時候自覺這是我最有把握的一科,絕
對不能掉分。考出ANOVA的手算讓我慌了一下,不過很快速的回憶了一下基
本原理就把公式導出來了。因為社統重視應用,所以原理跟各種檢定的使用
時機一定要會。檢定的使用時機我修社研的時候已經考過一次了,間斷變
項、連續變項作為自變項或依變項時,應該用哪種檢定方法,所以看到最後
一大題的時候覺得很爽。
但是最後出來分數不如我的預期,不知道掉在哪裡,可能是計算錯誤吧。
・國文
我忘記寫題目了!!考統計前才突然想到,心都涼了半截,20分直接送他,
但還好沒有影響考統計的心情。我說服自己說,這種正中下懷的題目我他媽
又洋洋灑灑用了一狗票社會學概念分析自己,寫了一千多字才停筆,分數應
該不會太難看吧,還好最後沒爆掉。
四、結語
等待放榜的日子極度煎熬,每天活在「要是沒上會有多慘」的恐懼中,
但終究熬過去了。放榜那天我人在車城海生館的星巴克,等著進去看魚。知
道結果之後,爽度沒有想像中高,但終究是宿願得償。明天要去報到了,報
到之後當去雙連文昌宮還願,並祈回台大之後可以痛改前非,好好念書,在
孤寂的學術之路上走得長遠一點。
PS.因為接下來這ㄧ年,我有很大的機率要吃自己,同時準備研究所,如
果需要統計、社會學的轉學考家教,如不嫌棄可以讓我一試www
*
末、廢頹的身體:被二一前後
「魯蛇是狀態,而非位置」
2012年進入台大就讀之後不久,大一的一整年,不知為何我有種隱約的失落
與疏離之感,在那時我學會的獨自一人在室友彼此不相識的男一宿舍中喝
酒,在臉書上胡亂書寫。之後,那樣「自覺孤獨」、藉由書寫換取認同(不
過只是臉書的「讚」而已)的狀態,延續直到今天。該狀態就是所謂自我耽
溺嗎?我在此不願為它定調,我畏懼「定調」將帶來的危險,那或許是一段
我之後回顧不會想承認的過去,又或許是一段回顧起來只有傷痛的過去,我
承受得起這樣的自我定調嗎?因此這是危險的,它將留下紀錄,在我哪一天
幸運地渡過這樣的狀態之後提醒我,我曾是這樣卑劣、傷人傷己,又一無是
處的人——這不是在於未來的狀態而是畏懼——,總之,「自我耽溺」作為
對那段時間我的狀態的定調之語,對自身來說充滿危險,它將帶來的多半是
無可挽回的自我毀滅。
2015年七月,由於在台大哲學系大三下所修的課大都被當,因為我在那學期
終於放棄了轉系或者雙主修社會系的希望,回到哲學系修課,然而最後因為
幾乎沒有出席及考試只拿到三分之一的學分。父親對於我三年來的於學業上
頹廢怠懶終於忍無可忍,勒令我轉學,否則不再出一毛學費與生活費。由於
我這一生到現在都沒有任何經濟上的生產力,所以大學期間管不到兒子的父
母還有致命的一招可以迫使我服從,即經濟制裁。這或許是他們對我積累的
憤怒,或者是中產階級的許多親職教條所說「孩子要窮著養」的具體展現。
縱使互動非常痛苦,但為了有一口飯吃,只好回到台中。考到東海是個意
外,出於一種擺爛的叛逆心態,報了名的三間學校的轉學考我都全無準備,
莫名其妙到這裡來唸大二。從那以後直到今日,與父母互動引發的負面情緒
持續積累,多半是屈辱或者憤怒。
從2015年的暑假至16年考回台大止,在我對自身的認識中,情緒從無可名狀
者,成為具體而能被感知的實存。在此之前,我將自己封閉在一個暫停的、
循環的當下時相之中,切斷過去與未來與我的連結,那是個棄絕思考、自我
否定、自我耽溺、敵視並且逃避任何現實的生命狀態,我稱它為「廢了
(failure)」。回到台中之後,縱或我顯少在翹課、作業也都有交,但此一
狀態以另外一種形式再現了,它找到了除了自身之外的明確對立物——我的
中產階級父母即他們對於「人生規劃」的意識形態,以及我被裂解的屈辱的
身份。
除了因為搞社會運動,我不斷跨越社會邊界,來到被排除、被歧視的集體之
中,此流動的身份帶來的焦慮,尚有些更為個人、在我踏入運動、意識到身
為集體一員之前,便已生成的內在秉性,促使我從運動中游離出去,乃至成
為犬儒、厭世、怠懶、無賴的、徹底的個人主義者。我稱它為廢頹。我無可
救藥的廢頹究竟為何生成,或者有哪些具體的事件導致之,已經無從追考,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它約略從我出入台大不久,發現台大哲學系的師資與研究
領域遠遠不如我預期的具有批判性,甚至與社會全無關係,只是在封閉的學
院之中考據古老的學問,而該系又設下極高的轉系門檻以致我無法跳槽。無
聊的課、永遠修不完的必修,使我大一大二一直處於失落與頹喪之中,雖然
四處修了許多外系精彩的課、一邊搞運動,但知道這只是逃避,而將畢業的
日程越拖越遠;同時,來自父母的壓力與制裁(動不動便威脅斷糧的經濟制
裁)與時俱增,而他們越是施壓,我越是抗拒,然我抗拒的手段只有擺爛及
偶爾欺騙。日益膨脹的廢頹外顯於我的行動,我幾乎不出門上課,酗酒抽
煙,每天醉醺醺的在冷清的宿舍上網、偶而到大新社串門子、作息混亂不
堪,身體頹敗。廢頹的狀態具有無法終止的循環性,它容永劫回歸般地重
複、自我再生,使我放棄了自己能夠完成任何事的可能性,成為乞討父母金
錢以維繫現有生活,而無未來的無賴。我對廢頹未曾有過絲毫的拒絕,甚至
可說我耽溺於這樣崩壞的怪異美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