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原本想要把心得文寫的很豐富很有內容,但是我這個人實在是沒什麼內容,高中被當了三
年國文,無法寫得很美很文組,所以就想到甚麼寫甚麼,我沒有補習,也自認沒有特別的
讀書方法,因此這篇主要是想分享一些心路歷程跟一些想法,為了不讓自己像一隻井底之
蛙胡言亂語,我會引一些名人或書中的佳句。
背景:
如前言提到的,我高中國文極差無比,因為我知道我只想要寫程式,而我認為讀國文對我
個人沒有幫助,所以我選擇完全不讀,可想而知學測就被文科狠狠的拉了下來,英數自頂
標,國社後標,差一級分就能上中山資工,但是現在回頭看,如果沒有差這一級分,我就
不會有動力Push自己讓自己進步,更不可能有機會踏入成大校園,就如Steve Jobs說 “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最後上了國立尾端的資工系,那時的我相當挫折,我檢討自己,難道我真的不能只專於我
未來用的到的,我一定要讀文科嗎? Bill Gates說 “It’s fine to celebrate
success bu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heed the lessons of failure.”經過很長的自
我檢討,我還是覺得追求自己所愛的、有興趣的並沒錯,Albert Einstein說 “
Everyone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只是這要求通才的考試
不適合我,就在那時我發現轉學考不考國文,再加上微積分、計概、英文三科又都是我喜
歡的,原本一片黑的未來好像又亮起了一道微光。
雖然心裡知道轉學考是很好的機會,但是大學生活完全是我夢想中的生活,可以學想學
的,沒課時就和同學打打球、玩玩電腦,這就是我嚮往的生活,於是轉學考這個想法就一
直沉在我心裡,每當轉學考的念頭浮上來,就會有「讀書好累好麻煩」「我現在的生活很
舒服」的惰性把他壓下去。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直到寒假尾聲我才決定要脫離原校
的舒適圈。我自認對於理科還蠻有天分的,但是從來沒有極度認真的讀過書,《GRIT》這
本書提到
talent * effort = skill
skill * effort = achievement
很重要的就是effort counts twice,我自認不錯的talent若再乘上我付出足夠的effort
,我上榜的機會應該是相當大的,所以我決定要為自己拚一次,嘗試人生第一次用全力讀
書,測試自己的能耐到底如何。
準備過程:
一直以來都沒補過習,轉學考也選擇了自讀,自讀少了補習班精心整理的講義和教學,
少了別人幫你排好的進度,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不小心缺乏自制就會脫離
軌道。我真正開始讀時已經二月底了,我也沒思考自己到底來不來的及讀完,書買到就直
接埋頭讀了,剩下的四個月,我給自己的計劃是微積分兩個月、計概一個月、考古題一個
月,而我也確實按著這個計畫讀完了,個人認為這樣安排時間相當充足。
三、四月,一天大約讀八小時,還會去上學校的課,還是稍微顧慮原校成績,雖然去上
課也是在讀轉學考的東西。
五月,一天大約十二個小時,原校課業是半放棄狀態,偶爾會去點個名,老師講甚麼也完
全沒在聽。
六月,一天十八個小時,沒錯就是十八個小時,每天強迫自己八點起床,一路讀到五、六
點才睡,除了喝水和上廁所以外不離開書桌,吃飯不是去樓下超商隨便買,就是叫室友幫
我帶回來,吃飯的時候也會看不用動手的計概或英文的考古題,累嗎? 超級累,可是我就
是想要把自己逼到從未到過的極限“Don’t limit your challenges. Challenge your
limits.” 我想用全力讀,才不會讓考後的自己後悔。
我認為我不只付出了更多的時間,我還讓付出的時間更有效率,《GRIT》這本書裡說 “
Not just more time on task, but also better time on task”我在讀書時一直秉持一
個原則,就是替自己設一個一個小目標,再慢慢擴大成較大的目標,就像《GRIT》裡說的
“This is how experts practice: First, they set a stretch goal, zeroing in
on just one narrow aspect of their overall performance.” TED演講(How to
Achieve Your Most Ambitious Goals | Stephen Duneier )也有這種將大目標切割成一
個一個小目標的概念,舉例來說,我的目標是在兩個月內把微積分讀完,我會先切割一天
要讀多少,再切成午餐前要讀多少,再切成這個小時要讀多少,這些小目標很容易達成,
完成小目標的成就感會讓我更有動力接著讀下去,可以一腳一步的穩定完成大目標,又或
是讀到心很累想要滑手機的時候,就幫自己設一個小目標,再讀完十頁才可以滑一下手機
,避免惰性不知不覺的讓自己偷懶。
微積分
我只用了兩本書,微積分學習要訣和同樣劉老師的微積分歷屆試題詳解,要訣沒有像其他
心得文建議的讀兩遍以上,雖然只讀了一遍,但在讀當天的進度前,會先往回翻看昨天讀
的範圍還記不記得、觀念清不清楚,才會開始讀當天的,避免讀的東西成為短期記憶然後
被忘掉。我寫考古時會配合著要訣一起看,寫到不會的題目時,除了看要訣上有關那題的
部份,我還會前後翻一翻,測驗自己這範圍是不是都能融會貫通,舉例說如果我寫到
stokes定理的難題,我會回頭重看二重積分、座標變換、green、曲面積分 ,維持對他們
的熟悉感,光是第九章重積分我就至少看了十次,看到都背起來哪一題在哪一頁的哪個地
方。
我認為讀微積分的要訣就在於多看多練,投入越多的時間就會有越大的回報,不像計概不
管怎麼讀都有可能看到完全沒頭緒的題目,我各校的歷屆考古題至少寫了一百篇,也等於
至少練了一千題,但實際上考場還是自覺練習不足。
計概
這次計概沒考得很好,所以沒什麼好參考的,我只把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3rd edition 好好的讀了一遍就開始寫考古題,台綜才剛開始辦沒幾年,沒有一
貫的出題方向和方法,去年是全手寫,今年就變全選擇,而且大約有30%的題目是
foudations上完全沒提到的,我寫了二十幾篇的考古也沒看過,所以我這部分蠻靠運氣的
。
去成大報到時認識了成大正取一,他台綜計概考8X,我覺得以今年的難度能考到8X是非
常厲害的,因為計概這科就像是樹幹,我只把這根樹幹從頭到尾好好的走了一遍,但是分
枝出去的計算機組織、作業系統、資料結構......才是真正的專業,他把每一根樹枝、每
一片葉都探索了一遍,各個深入的領域都做足了功課,我認為這是把計概考好唯一的方法
,但是這肯定也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我則選擇把更多時間投資在微積分上。
英文
因為多益原本就有970,所以沒有特別讀英文,只寫了大約十篇的考古題,自認應該只有
單字有問題,所以把考古題上不會或是模糊的單字都寫了下來,寫成一個小單字本然後用
手機拍起來,不在書桌前時就拿出來看一下,真正考試的時候還出現了那本上的兩三個字
,所以這方法對我來說還蠻有效的。
心得:
我認為我上榜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有很獨到的讀書方法,或是選了一個很厲害的補習班,
而是因為我一直保持心態正確、信念堅定,我自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別人很難改變我的
想法,一旦下定決心,就會用自己的方式盡力做到最好、做到底,不會受其他人影響,而
這轉學考是我十八年來決心最堅定的一次,付出的努力是學測時的二到三倍,幾乎 all
in在這考試上,放棄在校成績拉低GPA、大二的選課完全亂選、沒有宿舍也沒找房子,一
天讀18小時犧牲睡眠、犧牲自己健康,讀到崩潰,雖然這樣很冒險,但我不想給自己任何
退路,破釜沉舟,就為了往更好的學校邁進。
雖然說的好像我有iron will,但我並不是從三月開始就一直秉持這麼強的意志,我也動
搖過並且很深刻的懷疑自己,特別是在讀了一個月後,也就是四月初時,我心裡那股強烈
的動機消失了,失去了早起爬下床讀書的動力,失去在室友玩電腦時,戴上耳機把音樂調
大到蓋過笑聲繼續讀書的毅力,我有幾天過的就像上學期的生活一樣糜爛,睡到中午,隨
便上幾堂課後回宿舍就是點開youtube或玩電腦,看到書就覺得很累很麻煩,我懷疑自己
先前努力的意義,忘了我努力的目標,想不起努力的理由,我付出這麼多的心力會有同等
的回報嗎?為甚麼宿舍其他人起床的時候我已經在讀書,他們上床睡覺的時候我還是在讀
書,為甚麼他們只要混到學分就好,我卻必須把微積分和計概讀到接近滿分,為甚麼我要
犧牲快樂和健康去賭一個錄取率不到一成的考試,為甚麼我不和其他人一樣當個開心的大
學生就好,那時的我真的想不通。
經過那幾天的頹廢和沉澱,我覺得這樣耍廢的生活雖然很輕鬆,但我沒有感覺到快樂,
反而是一股空虛感,一種人生沒有目標的感覺,讓我開始懷念瘋狂讀書的充實感,再加上
我想到去年親朋好友問我上了甚麼大學的時候,我都不太願意說,我都告訴他們一年後再
問我,我不想成為只出一張嘴的學店生,於是這又點燃了我的動力,我不會後悔我去考了
轉學考,我只會後悔我沒去考,那我為甚麼不考? “In the end, we only regret the
chances we didn’t take.”
考前的我心裡是很矛盾的,原本是覺得我都讀成這樣了,如果我不上榜那還有誰會上榜,
但只要每錯一題考古題,心裡就會崩潰一次,心想『我到底為甚麼還會錯』,一直灌輸自
己一題都不能錯的概念,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雖然這只是藉口,但我覺得先考的台聯就是
被這個壓力壓爆的,考第一科微積分時我手全程都在抖,考完出來發現自己粗心錯了兩題
後,接著考計概的壓力就更大,結果就是爆得更華麗,把加看成減、算37 + 99 = 126、
過度思考題目的文字遊戲,考完回頭看那些題目,自已都不能理解為甚麼當下會寫那種答
案。接下來的台綜我就以比較輕鬆的態度去考,其實心裡已經有了一些『反正大不了明年再
考一次』的想法,抱著這樣的態度,雖然沒考的很好,但也算穩定發揮順利上榜了,以
前聽別人說考試要保持平常心,都沒特別在意,這次就用親身經歷學了一個教訓。
結語:
講了這麼多廢話,我還是想強調Motivation和Perseverance的重要。我覺得大概四成的人
在剛上大學時都有一絲轉學考的想法,這四成的人中又只有三成會去查相關的資料、瀏覽
一下考科,而這其中又只有二成的人會把書讀完一輪並且真的去考試。就是Motivation和
Perseverance造就了差別,光是有帶著充足的準備踏上考場就已經贏很多人了,至少不是
大學三大謊言(轉學、轉系、雙主修)所說的人了,就算沒上榜又如何? 如果我今天沒順利
轉走,我也不會後悔我來轉學考的決定,至少在這過程中我學到了為目標奮鬥的精神,至
少我挑戰了自己的極限,至少我進步了“I may not be there yet, but I'm closer
than I was yesterday.”
最後我想要分享一部短片、一首歌、一句話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aS85IA6oY
這部短片是讓我堅持一天讀十八小時的動機,在看到這部影片前,我有時讀書讀到很累就
會想說去床上躺一下沒關係,反正躺個半小時後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讀,我精神也會好一點
,但實際上我很常一睡就醒不來,就算醒了精神也不會比較好。這部短片讓我開始把握住
一天中的每一秒,再也不會在睡覺時間以外的時間睡覺,為了延長坐在書桌前的時間,我
會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讀書以外的事情,快步走去裝水和上廁所、買飯買很快就可以拿到而
且方便吃的、吃飯吃快一點,雖然這樣做可能有點過頭,但就像影片中說的,想像每天都
有86400元進入戶頭,在一天結束的時候這86400就沒了,如果它真的是錢我們就不會浪費
它,那為甚麼我們要浪費時間呢? Hal Sparks說 “It's better to waste money,
than it is to waste time. You can always get more money.” 我再補一句“You
can never get more time.”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5Ni_LskhFc
這是我喜歡的歌,雖然可能這首歌的意境跟我想表達的意思不太一樣,但我還是想分享其
中我喜歡的一段歌詞
We all fall down
We live somehow
We learn what doesn’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3)
最後的最後
我認為這是使我上榜的關鍵
在我準備考試時陪伴著我的一段話
My favorite quote
“When you feel like quitting, think about why you 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