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心得,但轉眼之間就過一年了Orz
過去我在新竹讀書,雖然老師、同學都相當厲害,與臺大相差不多,但人實在太懶,不想
繼續在臺北、新竹兩邊跑,再三思考後決定轉回離臺北老家比較近的臺大就讀。而求學時
發現自己對人類學很有興趣,就以人類系作為準備目標。
我原系是清大人社,在系上修過的考古學導論與人類所碩班開的文化人類學專題兩門課,
對考試中專業科目的作答可能多少有幫助。不過無論以考試或單純學習來看,我的個性都
非常沒有紀律,上課放空、作業亂寫,兩堂課當時頂多為我培養了一點點對於人類學不可
言喻的理解,實際學的東西到準備時早就忘光了......
我還另外修了一門碩班的文化資產管理,這門課我的印象比較深刻,但其實整體概念不多
,文資局官網幾個基本說明看一看,程度差不多就夠在考古學概論拿出來獻寶了。
前面提到我是沒有紀律的考生,實際上我的轉學考拖到了考前一週才開始準備。所以,我
能提供給板友的心得,充其量就是抱佛腳指南。假如本年度的考試有版友也是現在才開始
準備,不妨參考看看XD
先報上成績:
國文 85
英文 66
人類學 93
考古學概論 88
首先是共同科目,簡單來說完全沒讀。我的英文學測有15級分,不過即使整理了一輪往年
轉學考的單字簡單看過,還是考得一塌糊塗。國文的話作文占100%,雖然我不是擅長背名
言佳句的人,行文拖泥帶水的程度則跟這篇心得差不多,但分數沒有太差,說明了會拿多
少分真的很看運氣。
我把大多心力放在人類學的準備上,當時我先看過一輪考古題,掌握近五年的出題方向。
我花了較多心思細讀黃應貴的反景入深林,但比較少考的幾章則大致略過(好像暫時找不
到書,之後記得的話再回來補略過的章節)。
另外,我還是快速翻過了Kottak。就像其他版友所說,這本教科書感太重,但我覺得不失
一個快速掌握人類學各主題的好方法。像是誇富宴這種愛考的關鍵字,完全沒有出現在反
景入深林裡面,所以這本書還是有些用處~這年就考了應用人類學的概念,雖然不需要背
書,但還是要先看過書,看到題目才不至於自亂手腳。
在翻書的過程中,我順便把書裡的名詞解釋,以及歡迎光臨人類學附錄詞彙表中不會的詞
都記錄下來,把這兩本書的標準解答謄上,並去掉太刁鑽、直覺不會考的詞(請參閱考古
題),用字卡軟體Anki死背。
另外,田野工作的主題,我與其他版友一樣大推林開世的〈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
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如果準備時沒時間的話就背個小標題,但有時間的話真心
推薦泡杯茶、拿一包新貴派邊吃邊看,這篇值得你好好讀~~
考古學我的興趣沒那麼大,我把系上導論課的簡報檔溫習了一遍,此外,台灣不同時代的
考古文化我各背了一個案例介紹備用,再加上先前提到的文資概念,就幾乎沒有多讀什麼
了。陳瑪玲老師有篇〈試論臺灣考古學理論應用與系統性知識建立的問題〉,我也稍讀了
一下。假如真的非常沒有時間的話,有個博班學長半開玩笑地說,考古學只需要兒童科普
書《瑄瑄學考古》就夠。但我完全沒有看過這本書,無法證實他的意見......
最後,我留了一點時間替過去五年左右的考古題寫了擬答。這一定要自己寫,印象才夠。
我有請幾個朋友替我給擬答建議,稍加修改之後,考前就只看名詞解釋與申論的擬答。
綜合上述,我覺得自己之所以能這麼臨時考上,除了過去累積的(真的不多的)知識,運
氣成分也很大,可能是有人類學之神在保佑吧(抖)。不過這七天我確實是非常全神投入
,每天都沒什麼睡,靠著咖啡因在撐。考試當下因為處在極為緊張的狀態,雖然前晚幾乎
徹夜未眠,但精神不好的影響其實沒特別大。考試中寫完題目後我只會快速重新看過,確
認沒有大問題就交卷。建議即使只有提早一分鐘還是可以先交,因為打鐘後交卷要等監試
人員核對,至少會浪費兩分鐘抱佛腳的時間,可能都來得及多看四五題名詞解釋了XD
準備的這幾天有幾位朋友幫了大忙,例如幫忙把名詞解釋打到電腦上,或是協助我釐清概
念、編輯擬答等,真的是非常感謝他們。假如版友有需要的話,也歡迎來訊討論,只要有
空我就會盡量回~~
人類學是一個幫助我們了解其他人、同理彼此的科目,過了一年,我很慶幸當時選擇這個
科系。祝福版友考試順利,希望之後可以與大家在水源系館中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