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排版,傷眼請見諒
一、前言
有鑑於在準備轉學考的時候看了許多板上大大的心得、準備方法及參考用書,覺得受益良多
,所以放榜後也來分享自己的經驗,雖然可能打得不是很好,但希望對於之後有想要準備轉
學考的朋友有些幫助。
二、科系與成績
先上轉學考成績:
109台大圖資
國文 82
英文 82
圖書館學導論 90
資訊科學導論 60
總分 314 正取二
三、背景
108學測:國11/英14/數5/社9/自9/聽A
109學測:國12/英12/數7/社13/自8
就是數學整個爛掉。(這數學還有得救嗎?還是真的是天分?QAQ)
高中就讀台北市松菸高中,嚴重偏科,連續兩年學測都搞砸。高中三年幾乎每天放學上國圖
B1,自認很努力了但還是掉車尾。不怎麼被同學重視的感覺,讓我十分挫折,也曾經因此失
去了自信心。
看著108的成績想填的都不能填(廢話,考那麼爛!)想說先至少先有學校再來想後續辦法
,於是填了114的某冷門科系。
原本有考慮讀完四年之後,研究所再刷回來頂大;但因為遇到一些系上問題於是大約在9月
剛開學的時候,決定投入學測。上學期除了修外系課,空堂的時候窩在圖書館或宿舍讀學測
。一直到10月底放掉不少課,能蹺課就蹺課,一週只有1、2天搭高鐵台北、新竹來回跑,其
餘時間在台北專心準備學測。上學期的GPA只有1.8,讓家人和朋友很擔心我會被二一退學。
結果學測又爆掉了。
公布成績的時候,看到我的數學成績完全不覺得意外……。考量到自己的狀況考指考勝算似
乎也不大,便開始思考轉學考的可行性。下定決心投入轉學考的時間,差不多是下學期開學
前後。
後來還是有準備個人申請,當然也是沒有好結果。(備取沒備上)
由於比較晚起步,實際上準備的時間大概只有半年左右。再加上下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有接學
校的防疫工讀,幫忙量體溫、發貼紙,所以實際上能準備的時間又更少了。後來疫情控制穩
定,所以體溫只量到六月初。雖然少了一些時間準備考試,但讓我有機會可以聆聽和我一起
執勤的學校同仁分享他們的經驗,讓自己有調整的方向而不單只是埋頭苦幹。
學校的課除了體育,其他完全蹺掉。甚至有不少課完全沒有出席過,只是為了湊齊選課系統
下限學分,導致下學期GPA只有0.35。這樣做風險很大,要斟酌適不適合這樣做,但我是已
經下定決心要離開了。
四、有無休學
沒有。因為那時候還是大一,需要讀2學期才能有轉學考資格。
五、使用資源
台大比較特別,把圖導跟資導分開考。但因為裡面有很多觀念是互通的,所以我是一起讀。
以下列舉在考試期間有使用的資源:
(一)用書
1. 圖書資訊學導論/王梅玲、謝寶煖著
2. 資訊組織/張慧銖著
3. 主題分析/張慧銖等著
4. 館藏發展與管理/王梅玲等著
5. 台大轉學考英文用書/李盛光
6. 建國中學英文句型翻譯
7. Vocabulary 2000/丁雍嫻等著
8. Vocabulary 2001~4000/丁雍嫻等著
9. Vocabulary 4001~7000/丁雍嫻等著
10. 狄克遜成語/賴世雄編著
11. 躺著背新多益單字/蔣志榆著
(二)網路資源
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 https://reurl.cc/q85kND
2. 國家圖書館學術知識服務網 https://reurl.cc/7oDRpk
3.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s://bit.ly/2R98m9n
4. 台北市立圖書館線上參考服務系統 https://reurl.cc/VXD8R6
5. 《圖書資訊學刊》JLIS https://reurl.cc/Q3L4Wb
(三)PTT
1. 轉學板 Transfer
2. 圖書館板 library
(四)考古題
1. 台大考古題 https://bit.ly/3jY2oF1
(五)課程
1. 林奇秀老師教授的資訊科學導論
(六)筆記
1. 輔仁圖資學長大方給的筆記
2. 自己統整的上課筆記、考古題出題類型
六、生活作息、讀書環境與時間運用
星期一下午會去旁聽林奇秀老師的資訊科學導論,其他的作息和準備109學測作息一樣,每
天都去圖書館讀書,因為待在家容易分心。
台大圖書館的館藏實在太豐富,所以幾乎都去台大圖書館借閱、研讀考試需要的書。讀書時
間大致配合圖書館開館時間(8:00~22:00),每天早上踏進台大校園,都一直提醒自己
唯有努力才有機會改變不滿意的現況。後來因為疫情的關係,台大封閉校園,只好在清大總
圖(偶而人社圖或浩然)看線上直播課程跟讀書。
午餐、晚餐時間控制30分鐘以內,午休、晚休睡20分鐘。沒固定安排什麼時段要讀什麼科目
,而是交替不同科目讀,這樣比較不容易疲勞。讀書的時候累了就睡,睡飽再讀(有次不小
心睡了快2個小時的XD),不會打瞌睡勉強讀下去。
晚上搭公車捷運常滑手機、看YT、睡覺或打手機版的太鼓達人。
回到家洗完澡大概23:30左右,然後躺在床上滑手機到1:00睡,6:30起床。
考前1個半月開始調作息,0:00左右睡,7:00起床,要求自己不能熬夜。
每天睡前固定會打檢核表,審視當天的讀書狀態跟進度,然後設定隔天的讀書目標。打完之
後發在小帳限動,讓好朋友跟同樣在準備考試(轉學考、指考)的同學監督讀書進度、互相
加油打氣。
準備考試的時候除了很常滑PTT,也會滑臉書、會滑IG、發廢文;直到考前一個月登出IG大
帳、停用臉書帳號,只留小帳發每日檢核,停止一切非必要、不急迫的社交活動,換來了不
少時間。
(在準備學測的時候是把臉書App砍掉,只能用網頁版。但網頁版很卡、很頓,所以也不太
會想滑。)
真的讀累了或是讀不進去會給自己放一天假,出去走走晃晃,就不強迫自己坐在書桌前了。
七、讀書方法
(一)專業科目
一開始抓不到準備方向,
除了讀老師每週上傳到CEIBA的課程大綱、整理上課自己手抄筆記,還有學長提供他
當年上課的筆記以外,
再來就是讀學長推薦的 1. 圖書資訊學導論/王梅玲、謝寶煖著 這本書。
讀書的時候幾乎沒有另外做筆記,只是把書上的出現我覺得重要的字詞抄寫在白紙上
,讀完差不多等於快要抄完一整本書。
大約考前3週多才讀完第一輪,想說可以開始練考古題。結果寫完還沒拿給學長改就
覺得寫得很差,感覺有很多內容是不熟悉的,所以後續才去借 2. 資訊組織、3. 主題分析
、4. 館藏發展與管理 這些書,然後繼續抄書。抄到後來大概就是看到一個主題可以在腦
中連結這個主題的主要內容。像是定義、意義價值、資訊行為、資訊計量這類型題目是近年
常考題,圖書館種類幾乎年年必考。建議先讀過一輪,然後重複複習自己不熟的內容、分析
整理考題。
像我一直到考一週半才開始統整考古題的出題方向,把同樣類型題目歸類在一起,然
後再思考怎麼寫能夠回答到所有整合起來的題組或是找資料回答問題(有種當學習單在寫的
感覺),寫完之後請學長幫我批改。但說真的這樣的進度太慢,除了會整理得很倉促,也會
讓幫忙批改的人感到有壓力。真的非常謝謝學長在百忙之中還撥空幫我閱卷!
(二)共同科目
國文裸考,毫無準備。
真的英文平常有寫 6. 建國中學英文句型翻譯 建立自己的文法基礎,還有背書單
7.~11. 的單字片語。
考古題部分,搭配 5. 台大轉學考英文用書/李盛光 對答案以及訂正。從108刷到
97年,分數落差頗大,上至86分,下至40分。訂正時會把每一題、每篇文章沒看過、不會的
單字的中文、慣用語、文法句型、相關詞彙抄下來。考試當天就沒背那些又厚又重的書了,
只有帶著訂正過的考古題在休息時間複習。
八、心境調適
雖然每天進台大總圖的路上不斷在心中精神喊話,該去上課的時候去上課,該讀書的時候就
讀書。
偶爾也是會有覺得很孤獨,尤其是常常看到同學約唱歌、出去玩,但自己卻在圖書館讀又厚
又重的書,腦中會浮現自己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樣做做來不來得及、值不值得……這些
念頭。甚至曾經遇到有人跟我說叫我不要浪費時間準備了,因為我根本考不上台大。但只能
說準備考試都是痛苦的……,當自己遇碰上這些情緒,我會回想自己在原本的系上的種種遭
遇、思考當初為何下定決心考轉學考。被同學瞧不起,那種不甘心、不願服輸的感覺,或許
是我在準備轉學考上最強的動力吧……。
也有幾次因為讀不通、深怕自己讀不完,外加過去面對了許多不如意的結果,讀到一半跑出
總圖坐在旺宏的階梯,然後就止不住淚水的嚎啕大哭。哭完之後,透過淚腺釋放了不少壓力
賀爾蒙;擦乾了眼淚、整理好思緒後再重新開始。
考完當天覺得自己專業科目寫得不好,慌張地發訊息跟學長說覺得自己寫錯、沒寫到的內容
。學長則說無論寫得如何,結果都已經成了定局,希望我好好放個暑假,讓自己處於能屈能
伸的狀態。於是我在暑假也接了一份市府工讀,藉機累積一點存款,也增加一些工作經驗。
放榜那天終於來臨。看到榜單前一刻的我,都還在思考要如何準備後續的學測。處在一種希
望自己上榜,但覺得自己不會被錄取的心態。看到榜單的那一刻,心情真的難以形容、百感
交集,讓我難以置信。盼望了好久,終於上台大了……。
九、結語
這一年,我要感謝周圍所有曾給予我幫助、聽我抱怨的朋友。準備重考、轉學考壓力真的很
大,謝謝你們替我排解了很多壓力。把不愉快的事情說出來,比悶在心裡好多了。
我也要在此感謝我的大四室友還有圖資學長,提供我讀書以及準備考試的方向,在讓我問問
題、幫我改申論之餘還能像朋友一樣練肖話。在準備考試的平淡生活中增添了一些趣味,使
得生活沒那麼枯燥。
感謝林奇秀老師的指導,老師教課很有條理,下課也願意留下來讓學生發問。老師的課程講
義對於我幫助很大。因為疫情的關係,整學期有一大半的時間不能進入台大上實體課程,但
老師還是幫我想出解決辦法,讓我也能和大家一起參與課程。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包容我在準備考試時的脾氣,也給予我支持。這一年,為了不讓家
人擔心我會沒錢生活,所以我都跟他們說我都搭客運往返台北、新竹,但實際上都是搭高鐵
。畢竟高鐵能省下大量的交通時間讓我讀書,只是在飲食方面就真的要捏一下了XD。
這篇文大概簡單分享自己在準備轉學考的歷程,希望對於日後學弟妹準備考試有幫助。讀書
方法可能分享得沒有很多,畢竟每個人的讀書模式不盡相同,需要自己去摸索出適合自己的
方法。
至於要不要蹺課?我覺得這要先問問自己,如果覺得翹課所追求的事物對你而言是有意義的
,也願意為了追求這項事物去承擔蹺課的結果,那就蹺課吧!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
麼,而不是因為別人蹺課我也蹺課。無意義的盲從,對於人生其實沒什麼幫助。
從高中一路走來,逐漸發現學測、指考這類型的升學管道對於某些人可能真的不合適,而轉
學考提供了另一個讓自己能夠就讀感興趣校系的機會。即使高中的在校成績不好,不代表在
一切升學管道中都會是失敗的。
我想說的是,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因為沒有嘗試過不會知道這條路可不可行。而
既然下定決心要做了,那就盡全力去做、堅持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