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toman (沙陀曼)》之銘言:
: 我猜應該很多碰友跟我一樣,都是在闇榮的三國志認識到秦良玉這名女將。
: 中國不是只有秦良玉這一名女將曾領兵作戰。
: 但實際掌握兵權,在二十四史中以將相列傳的僅有秦良玉一人。
借題狗尾續貂一下。如果只是想看秦良玉的,看完第一頁就可以左鍵離開,因為後面完全
跟標題和FGO無關。
要說的話,個人猜想是因為幾種原因:
1.比她優秀的,身分比她更尊貴或跨軍政二領域,所以進優先序更高的類別,例如婦好(
商王武丁之妻)、平陽昭公主(唐高祖李淵之女,唐太宗李世民姊妹)
2.虛構人物,所以史書不載,例如花木蘭、樊梨花(薛仁貴兒媳婦,薛丁山[同為虛構人物
]妻)、穆桂英(楊業孫媳婦,楊延昭兒媳婦,楊宗保[同為虛構人物]妻)
3.事蹟與丈夫重疊太多,隱沒在丈夫的光環下,如梁紅玉(韓世忠妻,史書記載遠早於韓
世忠逝世)、紅娘子(李岩妻)、潘將軍(楊大眼妻)
4.功業遠談不上配稱為將相,如荀灌娘(荀彧五世孫女)
這樣看下來,大概只有冼夫人(馮盎祖母,高力士五世祖母)無法以上述原因解釋其傳進『
列女』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政治方面太過耀眼,軍事成就被掩蓋?而秦良玉長壽,加上丈
夫早逝,功績幾乎都是獨自完成,理所當然沒有被掩蓋。
以下開始就與標題和FGO脫節,可略過。
: 明朝對外最大的威脅,努爾哈赤的女真族後金逐步進逼。
清太祖是引文最著名的將帥,應該不用多解釋。
: 張獻忠入川後,秦良玉害怕的事情果然發生了。
: 老將張令被張獻忠的義子李定國狙殺,部隊瞬間潰敗。
: 秦良玉率部前往救援,但已回天乏術,想撤退又為時已晚。
: 秦良玉率領的三萬白桿兵近乎死盡,她自身勉強從戰亂中脫身。
即使秦良玉準備妥當也未必能勝,畢竟是引文提及人名中,排名前二的名將(與清太祖的
高低無法判斷)。而且,以明朝的觀點來說也是前後差異超大的名將:最後的晉王‧李定
國。
李定國最初的定位就如同引文,是大西軍統帥張獻忠的義子,年紀輕輕就驍勇善戰。而她
喜歡的書籍是《孫子兵法》、《資治通鑑》。前者對武人來說理所當然,但後者可就屈指
可數……尤其是,李定國此時的身分還是流寇。而且,他對待平民的態度也和張獻忠大相
逕庭:「以寬慈著稱,攻破城池未嘗妄殺,遇士紳百姓必設法保全。」
但無論如何寬容慈善,作為流寇,以明朝角度來看也不可能稱許他。然而,在張獻忠死於
清軍手下後,李定國的歷史定位就此改變——
在李定國建議下,大西軍殘部投誠南明永歷帝(桂王)部,李定國就此成為南明最後的忠臣
。李定國的戰績如何呢?
「大西軍北伐,李定國率東路軍東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復湖南大部;隨後南下廣西
,直趨桂林,大敗清軍,取得桂林大捷,俘虜叛臣原慶國公陳邦傅、清廣西巡按王荃可、
署布政使張星光,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大西軍收復廣西;然後北上大戰湖南衡州,
十一月二十四日陣斬清敬謹親王尼堪,取得衡陽大捷,盡復湖南。一時天下震動,西南抗
清戰局也被扭轉,使『清君臣聞警,上下震動,聞定國名,股慄戰懼,有棄湘、粵、桂、
贛、川、滇、黔七省與帝媾和之議』。」
竟然有清朝朝臣提議寧可放棄四川、貴州、雲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七省,也該和
南明和談,你看李定國打仗有多猛?因此,永歷帝封他為晉王——
中國歷史上的親王,字數越少越尊貴。而一字王當中,又屬秦王、晉王、齊王等為尊,因
為這些都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大國。要解釋晉王之尊,不如舉例當過晉王的名人好了:司馬
昭(追封晉文帝)、司馬炎(晉武帝)、司馬睿(晉元帝)、楊廣(隋煬帝)、李治(唐高宗)、李
克用(追封後唐太祖)、李存勖(後唐莊宗)、柴榮(後周世宗)、趙光義(宋太宗)……可以看
出永歷帝對李定國的肯定。
然而,大好局面轉眼而逝。原因,出在張獻忠另外一位義子,李定國的義兄弟‧孫可望身
上。以結果論來說,孫可望可以說是南明最大的『漢奸』。
同樣身為提議投誠南明的領導者之一,孫可望深深嫉妒李定國。為顧全大局,功績甚大的
李定國寧可退入廣西、雲南,將風光留給孫可望。但孫可望仍然不滿足……
孫可望率軍攻擊李定國。中興大業未成,自家人竟然先打起來了。當然,孫可望如果能打
敗李定國,那當初就不用嫉妒李定國的功績。結果,戰敗的孫可望——投降清朝,順帶交
出大量軍事機密,獻上「滇黔地圖」。結果,南明就此一蹶不振。
儘管如此,李定國依然沒有放棄。南明撤出雲南,退往緬甸,李定國於磨盤山血戰再次擊
敗吳三桂——但因為下屬盧桂生叛變,讓吳三桂早有準備,原來預期的伏擊大勝變成一場
慘勝,李定國再也沒有更多兵力與清軍大戰。但李定國仍然選擇在緬北與清軍交戰,讓永
歷帝南逃,自己也染上重病。
隨後,一個消息徹底打垮李定國——「清軍迫近緬甸阿瓦,緬甸王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
永曆帝遭到吳三桂處決」。兩個月後,李定國在重病中過世,遺言是絕對不能向清軍投降
(但他兒子還是投降了)。從反賊到最後忠臣,李定國的評價有如戲劇一樣翻轉。
嗯,你或許會問,南明最大忠臣不應該是國姓爺鄭成功嗎?怎麼這篇文都完全沒提及他?
啦,當然沒錯,現在正要提呢。
李定國和鄭成功,作為南明最大兩隻軍事力量,當然也有過會師的打算。鄭成功還將自己
的姪女嫁給李定國的兒子。然而,李定國和鄭成功約定會師廣東時……
鄭軍,遲到了。原因不清楚,但孤軍奮戰的李定國先勝後敗,未能攻下廣州。隨後鄭成功
率領大軍攻打南京時,李定國已經退入緬甸,無力呼應。無意批評延平郡王,但兩隻南明
最強軍隊始終未能配合,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