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以下內容要寫在前面
1.本文章是個人主觀想法取捨
2.Quest2仍然是CP王者無需懷疑
我大概用了十天左右吧,mamut vr grips, LINK用的線,矽膠面罩還有第三廠的加強頭帶產
品
本來打算取代掉前兩年特價買的Odyssey+,現在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主要是有關於純PCVR的
首先是優點
面板解析度還不錯,可以感覺到整體的觀看感銳利了一些
手把追蹤不錯而且輕,握感好,打BS感覺速度又可以稍微提高一點點,還有鬼神般的續航力
我買的時候回家一插上就開始更新V23,所以我是從頭到尾使用90HZ,用LINK也都沒碰到什
麼問題
敲兩下能看到外面很方便,設定安全範圍相當簡單
其他一體機本身的優點就略過了,因為我原本就要給PCVR用,看上的是無線的使用彈性,只
執行STEAM VR,買的軟體只有VD
缺點
臉書帳號綁定,這個雖然不樂見但是對我而言還勉強接受
顏色真的很明顯鮮豔度不足,看起來像是整個被刷白了一樣,黑色大概就是深灰色程度。
面板可能我OLED看習慣了反差特別大,是說我原本想換的原因是OLED的子像素模糊問題…
面罩跟頭帶看起來很便宜就不說了,想要舒服我覺得另外改裝還是不能少
瞳距三段式很多人討論過了,我自己還好還找得到甜蜜點
耳機效果馬馬虎虎,戴自己的就算我直接整個固定在頭顯上了每次戴還是要把耳機塞進去耳
朵感覺很煩躁
接下來是我自已的使用方式
我家的配置是電腦有線接MESH,MESH節點有線回傳到MESH主機,電腦接的MESH直接擺在電腦
上面
本來就多一台不知道往哪放才往這擺,絕大部分的無線裝置都連在其他節點上,相當程度可
以當做是專用的基地台
LINK的話插上就用,V23沒碰到什麼問題
遊戲的話BS最多,射擊只有玩ALYX,不玩多人那種,暈VR,還有看片片
我完全不介意插線玩,有往天花板用集線器拉線不會卡到
平常VD連線大概30-40ms,畢竟要壓要傳要解我可以理解
LINK連線大概30左右?用BS調延遲的體感。
再次強調 接下來的想法跟體驗很個人請多包涵
我自己是基本都在電腦旁邊有塊空間玩,原本想說有VD能用可以去家裡其他的地方玩或看片
但是看片片還行,玩遊戲的話是感覺得到粘滯感的,雖然不明顯但有慢一點點點
延遲雖然大致維持在30~40ms(站在基地台旁邊)但是多多少少能察覺得到跟一般頭顯畫面直
出是有差別的
我玩遊戲的習慣是調到"全程"都能穩定在72(螢幕75hz+freesync+RTSS鎖定),有掉下來的話
感覺全身都不對勁
浪費一點效能無所謂,那個絲滑的感覺我願意拿一些特效去換
再來用link雖然不會有連線速度波動的問題,但是壓縮 傳輸 解壓的流程一樣要耗時間,延
遲大概還有30左右?
所以我的使用情況變成了
大部分時間像原來一樣在電腦旁邊插著線玩,偶爾用VD在別的地方看片片
然後以下這些東西是取捨:
解析度清析度小幅上昇但是顏色鮮豔度下降
手把追蹤雖然比較好但是偶爾手打結撞到會直接不見一下子
玩BS高難度真的很難避免這個,聽說是正常的?
另外我原來沒有調過延遲,換回去O+以後調整了一下手感也是有提昇的
O+雖然鏡頭追蹤範圍小一點但高速運動中無感,而且偶爾撞到不會掉追蹤
多卡一個LINK介面,有些遊戲中沒辦法切回STEAM VR介面,這個也許之後有辦法修正吧?
WMR介面雖然廢但是它有一個設定是磨菇頭按鍵直接切到STEAM VR所以可以完全無視它
然後我都站在電腦旁邊了為什麼還要忍受影像壓縮傳輸解壓的延遲
綜上所述,退掉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升級感不足」
優點取捨過後好像也沒那麼優點了
但是那是建立在我的舊機子仍然能正常使用尋求升級的情況
如果是新入坑的Q2仍然是入門唯一選擇 毫無疑問
但是「以我的情況而言」這個錢花得感覺沒什麼在刀口上,
配件軟體買了都用了就算了留著,頭顯還能退就退了。
要說我買之前沒想清楚的話我虛心接受
不過有些東西沒用過光看心得本來就不見得適合所有人的情況
如果有人介意的點跟我差不多的話我想可以做為參考
然後該死的手機好難編輯 排版奇怪的話請多包涵